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栽跟头”

2019-12-05 19:27: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的“爆雷点”。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对于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的关注度在提高,其中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1.21%上升至14.03%。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以来,已有4家公司“栽跟头”。

多公司提示投资理财风险

昨日,中原内配(5.56 +9.88%,诊股)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

公告显示,由于华领资产在经营过程中涉嫌集资诈骗,公司购买的该项基金存在较大风险,公司购买的华领资产基金产品存在清算期满相关投资本金及收益不能如期、足额兑付的风险,因此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此前11月26日,康力电梯(7.12 +0.71%,诊股)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根据市场综合信息,获悉公司投资的上海华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华领定制9号银行承兑汇票分级私募基金”最终可能存在期满相关投资本金及收益不能如期、足额兑付的风险。

11月8日,上海洗霸(18.13 -0.38%,诊股)发布了所投资的私募基金产品到期清算暨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购买了“华领定制5号银行承兑汇票分级私募基金”,结合相关风险因素,本项私募基金产品可能存在清算期满相关投资本金或收益未能如期、足额兑付的风险,继而可能对公司相关期间的整体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除了上述3家公司“踩雷”华领资产,四季度以来还有1家上市公司“踩雷”理财产品。11月22日,万兴科技(62.92 +0.85%,诊股)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逾期的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深圳亿图曾以自有资金1350万元投资两笔理财产品——安信安赢42号·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纽黑文星盛三号私募投资基金,现投资资金逾期未收回,存在到期不能兑付风险。

非保本浮动型产品比例提升

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昨日,两市共有1116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11971.83亿元,涉及28796笔理财投资。

从持有理财产品个数来看,渤海轮渡(9.76 -0.10%,诊股)持有402个理财产品,成为截至目前持有数最多的公司。此外,恒生电子(72.67 +1.11%,诊股)、杰克股份(19.21 +0.84%,诊股)、吉比特(291.51 -0.16%,诊股)、恒瑞医药(85.89 +0.28%,诊股)、江苏国泰(6.32 -0.63%,诊股)持有理财产品个数均超过了200个,金龙汽车(6.78 +0.15%,诊股)、密尔克卫(38.01 -0.16%,诊股)、爱婴室(42.11 +3.21%,诊股)、网宿科技(9.04 +0.44%,诊股)、永艺股份(11.49 +3.51%,诊股)、欧普照明(26.80 +0.22%,诊股)、宗申动力(5.35 -0.37%,诊股)、信雅达(9.04 +1.12%,诊股)、齐翔腾达(7.22 -0.14%,诊股)和大商股份(26.08 +0.12%,诊股)持有理财产品个数低于200个超过100个。

从认购金额合计来看,恒瑞医药、海螺水泥(46.34 +0.74%,诊股)、渤海轮渡、养元饮品(29.00 -0.10%,诊股)、江苏国泰、欧普照明、北汽蓝谷(5.71 -0.87%,诊股)、温氏股份(34.88 +0.00%,诊股)、汇顶科技(197.41 -0.74%,诊股)、南山铝业(2.14 +0.00%,诊股)、海信电器(9.33 -2.30%,诊股)和南钢股份(3.19 +0.00%,诊股)持有金额超过百亿元。

记者注意到,距离资管新规发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在逐步推进中,而上市公司对于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亦在提高。根据同花顺(91.89 +2.21%,诊股)统计显示,在今年28796笔理财投资中,有4041笔为非保本浮动型产品,占比达14.03%。而2018年同期上市公司共计出现30702笔理财投资,其中非保本浮动型产品为3441笔,占比达11.21%。

此外,更高收益的信托和私募产品,正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新宠”。比如,安正时尚(11.17 +0.18%,诊股)、伟隆股份(18.89 +1.18%,诊股)、厦门国贸(6.98 +0.29%,诊股)、福斯特(42.13 -0.19%,诊股)、汇鸿集团(3.64 +0.55%,诊股)、先锋电子(14.78 -0.67%,诊股)、瑞普生物(14.00 -0.36%,诊股)等多家公司就选择购买中融信托的产品。

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在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时需要严格筛选,留意产品的具体投向、项目运转情况及项目风险情况等,不宜过分追求高收益。此外,监管层也需要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规范理财,避免“踩雷”理财产品带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