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位股补跌助股指"最后打底"

2019-11-26 03:15: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从“强者恒强”到“盛极必衰”,一切似乎在不经意间走来。在近期强势股的补跌中,既可以看到传统蓝筹股的代表贵州茅台(1182.06 -1.00%,诊股)、中国平安(85.50 +0.72%,诊股),也可以看到圣邦股份(213.00 -5.03%,诊股)、爱尔眼科(41.80 -0.45%,诊股)等成长股的身影,可谓补跌不分市值大小,重点取决于涨幅高低。虽然一根根高位放量阴线让投资者感到阵阵寒意,但这批高位强势股的补跌大多没有涉及业绩爆雷等基本面因素,仅仅是一种获利回吐的正常交易行为。虽然对高位追涨的投资者来说,不可避免为此要付出一段时间的套牢阵痛,但对股市整体而言,却是一次清洗浮盈、消除估值局部泡沫的方式,有助于股指实现最后的打底,为明年的慢牛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位强势股筹码出现松动,无疑和公募、私募基金的交易行为存在密切关系。这其中,既有基金管理人主动收手、落袋为安,锁定胜利果实的年度考核机制因素,也不排除有基民“恐高”赎回基金份额,导致基金被动卖出应对赎回的因素在。另一方面,随着年内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最后一波的到来,一些此前潜伏其中意图博弈外资被动配置买入的资金,也吸取此前的经验,提前1-2个交易日卖出获利了结,而非到最后一刻收盘前再抛售套现。如果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操作选择在短线而言也无可厚非,毕竟在这波扩大纳A之后,明年MSCI继续扩大A股纳入因子的进程仍有待明确,也不排除纳入的增幅比今年缩减的可能,“见好就收”在一定程度上是波段交易的理性选择。

除了获利筹码抛售的压力带来补跌之外,也和市场交投活跃程度密切相关。近期A股成交金额持续“低水位”,而新股发行节奏和“大小非”解禁之后的减持数量维持较高水平,资金和筹码之间的短期供求出现“弱平衡”的迹象,强势股“抱团取暖”到一定程度演变成为“曲高和寡”,一旦有场内资金抢先出逃,则很容易演绎“高台跳水”的补跌走势。如果市场交投活跃、迭创天量,那么这样的抛售行为也比较容易被消化和隐藏。因此,高位股的补跌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目前A股成交低迷、流动性不足带来交易机会的减少,对热衷追高的投资者来说尤其是一针清醒剂。

当然,高位股近期的补跌动作,某种程度上也和估值上升、甚至出现局部泡沫有关。从这些补跌股的动态市盈率来看,除了中国平安、格力电器(57.81 +1.92%,诊股)等少数个例之外,绝大部分都在30倍以上,如贵州茅台最高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超过38倍、长春高新(457.00 +0.69%,诊股)超过51倍、恒瑞医药(88.12 -0.97%,诊股)超过85倍、卓胜微(408.50 +0.14%,诊股)超过88倍等;相比之下,即使是市场传统印象中认为“理所当然”享有高估值的科创板,也已经有6家公司的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包括首批在科创板上市的嘉元科技(39.16 -3.90%,诊股)、上周刚上市的三达膜(19.54 -3.27%,诊股)和卓越新能(41.19 -8.83%,诊股)等,高位白马股的估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股价大涨有所减弱。中外股市的历史都一再印证,即使是绩优白马股,其估值也不是可以脱离市场无限制拔高,大幅炒高之后通过震荡整理、让价格适当休整等待盈利水平的提升,不失为市场主动消除泡沫的一种调节机制。

决定白马股长期股价走势的关键,在于基本面是否强健。如果基本面稳中向好的话,短期的补跌并不会降低投资价值,反而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又一次低吸买入的机会。因此,投资者在适度回避高位白马股补跌风险的同时,应当更多关注其基本面的变化,如果基本面没有出现爆雷,那么等待股价企稳之后的技术面买入点,是比较好的方法。

历史上看,高位白马股的补跌往往是助力股指“最后打底”的体现。在表现最强的群体也出现技术性补跌之后,空头能量的宣泄接近尾声,可望迎来新一轮多头攻势的起点。许多投资者还记忆犹新的案例是,去年10月底贵州茅台因为三季报业绩不如市场预期而出现一轮补跌,补跌完成之后对应上证指数的点位大约是2520点左右,距离最终见底2440点的空间和时间都十分接近。除此以外,2008、2012年股指见底之前,也出现强势股补跌的现象。因此,高位白马股的补跌虽然看起来有些吓人,但只要基本面不出问题,风雨过后见彩虹也是可预期的结果。

附图:上证指数日线图

在高位白马股补跌的同时,一批被市场冷落已久,超跌之后估值极低的周期行业品种出现了底部放量、逐步反弹的走势,显示资金从高位股撤离之后并未完全抽离A股,而是选择低位低估值品种进行投资。上周表现较强的钢铁、煤炭板块,都有所谓的“三低”特征,即“低位、低价、低估值”。一跌一涨之间,反映出市场资金在进行弃高就低的腾挪,也表明追求更高性价比的价值投资理念并未从市场消失。这既是价值投资在A股生根并不断深耕的体现,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我们,A股还有一大批估值较低的品种,等待中长线资金去挖掘其内在价值。

钢铁、煤炭在上周率先异动,或许也和相关ETF基金的审批进度有关,此前就有基金公司上报了钢铁ETF和煤炭ETF基金,等待相关部门的批文。一旦基金获准发行,有望为这些超跌低估的冷门股带来新增资金的活水。循此思路,投资者近期也可积极关注类似板块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那些低估值、高分红,尚未有相关行业ETF成立的板块,如公路、铁路、商业连锁,笔者重点关注的品种有:现代投资(4.21 +2.18%,诊股)、赣粤高速(4.07 +1.24%,诊股)、大秦铁路(7.92 +0.89%,诊股)、鄂武商A(10.75 +1.32%,诊股)、大商股份(26.08 +1.40%,诊股)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