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市值损失2000亿 筹码被外资谁在砸盘?

2019-11-24 18:57: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每年底的市场都会要闹些幺蛾子!

11月22日,早盘向好的股市遭遇突袭,多只高位白马股突然集中出现卖盘,好好的多头气氛被扰乱,市场持续杀跌。截至当日收盘,沪深股指全线下挫,其中创业板跌幅惨重。

复盘

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基金重仓的个股当日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与此同时,北上资金却在继续买入。可以说,内资卖掉的筹码又被外资接走。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谁在砸盘呢?

据了解,此次杀跌跟多只基金突然砸盘有较大关系。究其原因,可能与每年底的业绩考核有关。而在此前一天,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刚刚在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证券基金行业要抓考核激励,采取适度拉长考核周期、薪酬递延发放、员工持股计划等办法,建立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

“11·22白马股惨案”经过

11月22日早盘的市场大概是这样的:以下是上证指数的1分钟分时K线。

复盘

以下是创业板的1分钟K线。当日,创业板还是跳空高开。

复盘

由此可见,当日早盘,市场是良性的。然而,随后有一则关于“美国潜舰在南海爆炸”的谣言在市场上流传。在这之后,大盘开始快速杀跌,指数翻绿,跌幅之惨重尤其以一些基金重仓股为甚。只是,稍微有点判断力的投资者都应该知道如何去判断这则消息的真假:当时黄金价格没有异动,美股期指没有异动,香港股市亦无异动,人民币也无明显动作。可以肯定,这并不是一个很靠谱的传言。但有的投资者还真就信了,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

当天下午,市场并未出现明显止跌,有一段时间,市场跌幅还在扩大。当日收盘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市场涨少跌多,指数全线收绿。

复盘

基金重仓股跌幅尤其惨重,据粗略统计,这批白马股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

复盘

究竟谁在砸盘?

那么,究竟谁在砸盘呢?当天上午大盘跳水之后,在某个微信投资群里,华南两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开始互怼,并且皆指对方就是砸盘元凶。且不管他们两家谁是砸盘元凶,基金应该是11月22日最大的卖方。

首先来看一下基金重仓指数的表现。该指数22日杀跌1.6%,而上证指数仅下跌0.63%,中证500也仅下跌0.84%。

复盘

其次,从杀跌的贡献度来看,基金重仓股贡献很大,来看上证指:

复盘

以下是创业板跌个股幅贡献度:

复盘

再来看龙虎榜的情况。从几只上榜的股票来看,都可以感受到基金浓浓的卖意。以下是我武生物(52.17 -10.01%,诊股)的龙虎榜:

复盘

大博医疗(62.36 -10.00%,诊股)的龙虎榜

复盘

圣邦股份(224.28 -10.00%,诊股)的龙虎榜

复盘

蓝思科技(12.54 -9.98%,诊股)的龙虎榜

复盘

值得注意的是,当国内机构在卖的时候,在买方席位都出现了一个身影,那就是北上资金。其中,北上资金买入蓝思科技1.12亿元,买入圣邦5500余万元,买入我武生物2300余万元,皆是当日最大买家。最近市场虽然低迷,但北上资金一直处于买势当中。可以说,内资扔掉的筹码都被外资捡走了。

复盘

而就在内资互砍之际,国内一些大鳄级私募的净值也受到负面冲击,可谓“躺枪”。据知情人士透露,重仓歌尔股份(18.96 -7.06%,诊股)等股票的百亿级私募就因此受损。此外,一些基金净值单日回撤亦非常大,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中信建投(22.68 +1.25%,诊股)医改混合C,单日杀跌5.66%,属跌幅最大的基金。

复盘

缘何砸盘?

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次砸盘有些突然,有些莫名其妙。一些被砸跌停的公司,基本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比如蓝思科技还为此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据该公司董秘表示,公司基本面非常好,现在的产线都是满产的状态,排产也非常紧张,基本面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看到一些报道,贸易局势对公司没有影响,公司和大客户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且在大客户中的地位会持续加强。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还是非常正常的状态,蓝思科技的财务真实可靠。

那么究竟为何砸盘?说好的长线投资呢?据平安证券首席投顾李信军分析,其实市场的基本面近期并无太大变化,有些情况甚至还在变好,比如说资金价格在下行,国债收益率也在下行,这些都有利于中小盘股估值进一步延展。此次杀跌,可能与机构年终业绩考核有很大关系,有的机构为了保住业绩排名,保住奖金,也为了来年更加顺利地发行基金,可能会兑现收益。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基金净值排名战上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甚至可以追溯到9月中下旬那一次杀跌。前期,基金经理砸科技买银行,最后科技还是涨了起来,银行则崩了一下。11月22日,基金经理们换了思路,只要在“高位“的,大涨过的,管你茅台、平安,还是爱尔、歌尔,无论估值和前景,一律砸,然后去拉超跌的周期,如基建、钢铁等。

上述人士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砸人家的净值。另一方面,将深套的周期股拉起来一些,顺便做高自己的净值,排名又能往前挪一挪,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实,基金机构的考核往年都会在特定的时候,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扰动,也因此被市场“诟病“。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在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时强调,要把握好行业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关键环节。通过制度执行,增进认知认同,使文化建设与公司经营、个人执业行为相融相通,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市场生态。同时,要抓考核激励,采用适度拉长考核周期、薪酬递延发放、员工持股计划等办法,建立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更鲜明传导行业文化和价值追求,避免激励扭曲、行为失范。

此外,11月26日将迎来史上最大的MSCI扩容,机构预计将带来增量资金2500亿~3000亿。扩容后,共472只A股被纳入MSCI,较上次268只大盘股标的,新增204只A股,其中189只中盘股,15只大盘股。本次调整后,创业板标的共40只。此次扩容,最利好中盘股,也就是22日被基金抛弃的这些股票。而这也恰恰是让人想不通的地方,如果必须要卖,明明可以在26日当周将筹码卖给外资,为何硬要在此之前打折甩卖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