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创新发展十五年 ETF市场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2019-11-24 18:53: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年,中国ETF市场年满15岁。2004年11月,中国境内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华夏上证50ETF的成立将被动投资首次引入国内,开启了指数化投资时代。十五年风雨兼程,国内ETF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创新层出迭见,昔日的星星之火已渐有燎原之势。

中国ETF市场中日益丰富的投资标的在较好地满足了市场资产配置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助力国内实体经济转型,助推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有关人士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市场的有效性将会迅速提升,未来指数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ETF市场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巨大。

ETF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

历经十五载,ETF作为一种指数型投资工具,凭借其投资范围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爆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实现了多维度、全方面的健康发展,成长为国内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投资工具。

从规模角度来看,国内ETF市场曾经历过数次爆发式增长。2012年,ETF市值规模迈过1000亿元大关;2015年,ETF市值规模达4730亿元;2018年,全市场ETF规模增长近1500亿元。今年以来,ETF基金的总规模继续攀升。同花顺(95.27 +0.37%,诊股)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上交所上市ETF数量为177只,深交所上市ETF数量为67只,我国境内挂牌交易ETF共计244只,总市值超6700亿元。随着允许养老金入市、外资流入加速,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单从权益类ETF基金来看,当前权益类ETF总规模已经站稳5000亿元大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累计新成立权益类ETF62只,发行总规模达1398.68亿元,占权益类ETF新增规模比例近八成,成为权益类ETF大扩容的主力。

从投资标的来看,由传统的宽基指数ETF到细分行业ETF,国内ETF市场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得到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认可。股票、债券、商品、货币ETF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交易选择;单市场、跨市场、跨境等ETF品种则给予了投资者选择境内外资产配置标的的权利。此外,随着投资需求的不断细化,针对市场和政策热点的ETF产品也层出不穷。国企改革ETF、粤港澳大湾区ETF和5G ETF等主题类ETF涵盖了各类优质股票,成为了当前投资者争相追捧的目标。有关市场人士认为,主动化管理和ETF运作模式结合的增强型ETF和Smart Beta ETF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ETF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同样不容忽略。从2015年2月,上证50ETF期权作为试点率先上线,到即将于下个月上市的沪深300ETF期权合约,差异化的指数覆盖使得期现联动得以进一步补充,国内期权市场也实现进一步发展。有关市场人士表示,扩容ETF期权使A股市场可以更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ETF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ETF市场的建立和健全,使国内基金市场规模不断在扩大,投资标的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ETF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愈加彰显。

在当前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和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ETF、5G ETF、科技ETF等主题ETF应运而生。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这些主题类ETF将对科技创新、地区发展、经济转型起到全力支持的作用。此外,在期货ETF方面,今年推出的境内首批商品期货ETF产品——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进一步推动了商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正步入关键阶段,资本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平台大有可为。ETF作为市场中重要的投资工具,在助力优质国企、央企融资,提升国企、央企价值创造能力方面不可或缺。目前,上交所已推出上海国企、央企改革等主题ETF。对此,刘逖表示,国企改革主题ETF向资本市场展现更好的国企形象,为国企管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提供了一个科学高效的途径。在满足投资者分享国企改革红利需求的同时,ETF助推国企、央企改革迈向新篇章。

此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速,A股相继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境外重要指数纳入编制范围。ETF作为推进国内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市场互联互通的“桥梁”,将持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ETF凭借透明、便捷、高效的特点将成为境外资金重要的投资工具,也将成为国内投资者投资全球或跨市场的重要工具。

多措并举助力ETF市场稳健发展

当前我国ETF市场仍处于不断完善优化的发展过程中,市场中仍存在如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投资者教育有待提高、交易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今年4月,深交所对ETF交易结算机制进行了调整,跨市场的ETF产品在效率上得到了大幅提升。近日,监管层对规范ETF换购业务加强监管力度,也将有力防治超额换购和变相减持等行为。

在“十五年十五城”ETF高峰论坛中,刘逖表示,上交所将从4个方面推动市场稳健发展。从投资标的来看,将持续扩大ETF标的范围,完善ETF布局和产品链。上交所将继续鼓励并积极支持基金公司开发更多的主题ETF、行业ETF、跨境ETF与Smart Beta ETF,加快推出增强型ETF与主动型ETF,探索与更多市场进行跨境互联互通,还将积极探索基于原油或铜等的商品期货ETF、基于商品期货合约的杠杆/反向ETF、外汇ETF及其他创新型公募基金。

从交易制度来看,将持续优化基金交易机制。上交所将研究推出集合申购机制,优化ETF申购安排。ETF集合申购机制是指,ETF上市后,在不损害基金原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定期允许多个投资者用单只或多只成分券来申购ETF份额。这种机制是对ETF现有认购和申购机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

从衍生品市场来看,由上证50ETF到沪深300ETF,未来预期将会推出更多期权品种。上证50ETF期权近5年来的平稳运行和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表明,ETF期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控制风险、增强收益、精准投资的有效工具,也为推动现货和衍生品市场联动、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更多ETF期权的推出,在“期现联动”的作用下,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持续加强市场推广与投资者教育,提升产品认知度,同样是ETF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刘逖表示,上交所将继续加大交易所的现场培训力度,拓展培训合作方范围和投资者覆盖面。同时,加大ETF线上培训业务,拓展推广渠道,方便普通投资者获取ETF投资知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