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上资金11月重新拥抱消费和科技

2019-11-17 18:50: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昨日,羚锐制药(10.70 +0.94%,诊股)盘中创下了2年新高,而11月来累计涨幅超过13%。股价出彩的背后,北上资金立下了汗马功劳,11月份增持羚锐制药超过800万股,相当于流通股比例的1.91%,从金额看超过期间成交额的三成。而北上资金11月近228亿元买入A股中,像羚锐制药这样的大消费股,以及科技股,再度成为重点买入对象。

11月来至昨日,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227.93亿元,绝大多数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不过,北上资金净流入金额先是逐渐下降,一度在12日、13日转为净流出,但近两日又呈现回升态势。例如昨日北上资金净流入16.84亿元,高于周四的12.11亿元。

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11月14日,北上资金11月来增持最多的是海尔智家(17.57 -0.96%,诊股),高达6126.75万股,加仓数量占流通股比例1.74%。北上资金加仓数量高于1000万股的还有海康威视(32.80 -1.71%,诊股)等42家公司。

观察增持数量靠前的公司发现,北上资金11月来对金融、大消费、科技股以及基建股比较青睐,特别是白酒公司重入北上资金主要视野。譬如,北上资金增持高于1000万股的大消费领域公司还有三花智控(14.83 +0.27%,诊股)、永辉超市(7.59 -0.91%,诊股)、美的集团(56.55 -0.07%,诊股)、海信电器(8.90 -3.05%,诊股)、生益科技(23.26 -1.15%,诊股)、五粮液(133.33 -0.91%,诊股)、伊利股份(28.95 -0.52%,诊股)等,而增持500万股以上则有浙江医药(12.91 +5.73%,诊股)、九阳股份(23.36 -2.79%,诊股)、豫园股份(7.75 -1.27%,诊股)、南极电商(10.27 +0.20%,诊股)以及通化东宝(14.61 -2.34%,诊股)、羚锐制药等更多公司。

如果从增持数量占流通股比例来看,大消费、科技公司和基建公司受青睐程度则更为明显。例如30家北上资金增持数量超过流通股比例1%的公司中,大消费领域基本接近三成。像九阳股份获加仓933.97万股,占流通股3.76%;服装公司地素时尚(23.65 -2.23%,诊股)虽然只被增持132.81万股,但相当于流通股的2.04%。此外,海信电器、海尔智家、三花智控等家电公司,羚锐制药、浙江医药等医药生物公司,千禾味业(23.22 -1.78%,诊股)、舍得酒业(32.16 -3.02%,诊股)等食品饮料公司也跻身其中。

科技领域中,亿联网络(67.95 -2.80%,诊股)获加仓183.5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高达4.80%,还有大华股份(17.53 -0.28%,诊股)、奥士康(57.60 -2.37%,诊股)、韦尔股份(129.93 +2.31%,诊股)、浪潮信息(30.50 -0.16%,诊股)、海康威视、德赛电池(36.93 -1.89%,诊股)等。基建公司则有东方雨虹(23.60 -1.05%,诊股)、塔牌集团(10.14 -1.93%,诊股)、北新建材(20.92 -0.38%,诊股)、宝鹰股份(6.06 -2.10%,诊股)等。

而10月下旬受到北上资金青睐的房地产公司,则在11月有抛弃迹象,减持保利地产(14.05 -0.64%,诊股)、万科A(26.49 +0.38%,诊股)、荣盛发展(8.23 +0.37%,诊股)、绿地控股(6.47 -0.77%,诊股)、金隅集团(3.15 -1.56%,诊股)等都被大手笔减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

此外,记者还以北上资金11月来增持超过100万股、环比增持幅度高于30%、加仓数量占流通股比例0.50%以上,梳理出44家重点买入对象(详见B8《实用数据》版),大消费、科技股同样居多,例如除了上述提及的羚锐制药等多家大消费公司,光明乳业(12.04 +0.00%,诊股)、太极股份(35.25 +3.46%,诊股)、辰欣药业(16.60 -1.66%,诊股)、罗牛山(9.12 -5.10%,诊股)、东阳光(8.50 +5.85%,诊股)、金城医药(19.63 -5.49%,诊股)、中国医药(13.10 -0.08%,诊股)等也现身其中。

北上资金11月青睐的公司,相当数量股价表现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三季度表现一般甚至不佳,譬如光明乳业等。记者注意到,在沪指11月来下跌近1.3%局面下,44家重点扫货对象中多达28家上涨,下跌公司中还有5家跑赢了大盘;浪潮信息、浙江医药、东阳光、羚锐制药这些甚至涨逾13%;长安汽车(8.09 -0.98%,诊股)、长盈精密(16.48 +0.00%,诊股)、宝鹰股份、光明乳业涨幅也高于10%。

大同证券分析师刘云峰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资金博弈比较明显,大消费、科技股仍是它们关注的重点,而此前表现一般或者已有调整的可能是重点博弈对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