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造肉”真的来了 概念股能否起飞

2019-08-17 21:27: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国外多家食品企业巨头陆续宣布推出“人造肉”新产品,同时原有“人造肉”公司也纷纷获得明星机构大笔融资。

  机构预测,2019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场规模将达121亿美元,2025年将达279亿美元。“人造肉”概念股能否延续强势,迎风起飞?分析人士称,“人造肉”行业今年在资本市场可谓风头正劲,但“人造肉”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消费者是否“买账”,只有得到市场认可,“人造肉”产业才能够真正起飞。

  “人造肉”吸金有术

  什么是“人造肉”?目前,“人造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等制造的“素肉”,有“肉”的外表和口感,但由于不含动物成分,所以不算是真肉。例如中国人餐桌上的素鸡或素食,餐馆的“仿荤肉”等。

  另一种是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在培养基上进行繁殖,这种肉叫作试管肉、人工肉。换句话说,是用人工方法培养出的真肉。在美国的“人造肉”公司中,前者的代表是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后者则有ModernMeadow、MosaMeat、MemphisMeats、JUST以及FinlessFood等多家公司。

  虽然“人造肉”的概念早已存在,但受到机构关注和市场热捧还是在今年的5月2日,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后开始的。该公司不仅获得比尔·盖茨、推特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的注资,还得到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多名明星投资人的青睐,其股价在当天收盘时上涨16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纳斯达克市场最牛IPO表现。

  “人造肉”概念股BeyondMeat上市不到4个月时间涨幅已超过500%,这样的走势在整体市场环境动荡的情况下令人惊叹。同时,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2018年二季度净营收为6730万美元(约合4.6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的527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87%。公司还上调了2019财年的收入前景,预计全年净营收将达2.4亿美元(约合16.5亿元人民币)。

  在强劲的股价表现和业绩增长助力下,BeyondMeat带领“人造肉”行业赢得市场资金的关注,也刺激业内公司纷纷加速布局,开疆拓土。

  行业“风口”来了

  近期,国内外多家食品企业宣布将推出“人造肉”新产品。

  一周前,赛百味宣布与BeyondMeat“人造肉”制造商合作,开始测试BeyondMeatballMarinara三明治,从9月份开始,这种限时销售的三明治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685个地点进行销售;近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品牌合作研发的“植物人造肉月饼”预计9月面市;13日,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宣布,将推出一系列以大豆为基础的素肉产品,包括大豆汉堡、肉丸、香肠和肉馅等“PureFarmland”系列产品,并从下周开始销售;美国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Foods用于制作“人造肉”的关键色素添加剂大豆血红蛋白(血红素),获得美国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其“人造肉”产品将于9月在各大超市上架。同时,该公司最近还获得新一轮资金支持。目前ImpossibleFoods已完成3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为20亿美元,筹集资金已逾7.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比尔·盖茨、瑞银集团、淡马锡等。

  美股的“人造肉”热潮也波及A股,很多大豆板块的公司也沾了“人造肉”概念的光,跟着涨了一波。目前A股市场上有18只“人造肉”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人造肉”现阶段的主营业务仍是豆类植物的种植和深加工,与美国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有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万得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收盘,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仅上涨13.23%,而万得“人造肉”指数年内涨幅已达51.42%,在152个万得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11。该指数追踪的18只成分股中,双塔食品(8.26 -3.95%,诊股)年初至今涨195%,丰乐种业(9.77 +2.95%,诊股)涨177.75%,哈高科(7.83 -1.39%,诊股)涨110.39%,此外,2只个股涨超40%,2只个股涨超30%,成分股中13只跑赢上证指数同期涨幅,仅有2只个股小幅下跌。

  “人造肉”普及需时日

  随着“人造肉”研发和制造企业受到市场资金热捧,“人造肉”概念创造出新风口。

  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目前美国、欧洲是最大的市场,亚太及南美国家对植物性人造肉的巨大需求也将推动“人造肉”市场快速扩大,其中亚太植物肉类市场预计将由中国主导。

  据外媒报道,美国的JUST今年五月已经宣布进军中国。JUST已经与天猫和京东签订协议,将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成都和深圳开始销售其特色产品“植物蛋”。而另一家著名的“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Foods也计划在两年内进军中国。

  兴业证券(6.03 +0.67%,诊股)表示,中国目前仅有从事植物肉业务的公司,主要为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体量均较小。国内“人造肉”不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植物肉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素食主义的不盛行,且国内“人造肉”市场规模较小,尚无行业巨头领军。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传统红肉特别是加工肉制品对健康的危害尽人皆知,但“人造肉”的普及仍需时日。此外,如何保障“人造肉”的安全性、谁来做、如何做好市场监管,都是行业本身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