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

2019-07-11 01:34:25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段时间,问题公司频繁爆雷,券商的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也成为重灾区。日前,又有一家券商因股权质押踩雷而大笔进行资产减值计提。

7月9日晚间,东方证券(10.08 -1.66%,诊股)发布公告称,对2019年前六月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4.45亿元,仅买入返还金融资产中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就高达3.89亿元。从公告显示,东方证券由于踩上可能有退市危机的三只ST股而出现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损失。

除了东方证券之外,西部证券(9.82 -1.01%,诊股)也因质押股爆雷而大举计提减值2.82亿,而国开证券更是因踩雷退市股海润光伏的质押违约纠纷而陷入漫漫追款之路。

曾被看好的股权质押业务如今却成了的“烫手山芋”,券商又会何时才能摆脱这种风险集中爆发带来的阴影呢?

踩雷三只ST股

券商大笔计提资产减值

券商大笔资产减值的动作仍在继续。

昨日晚间,东方证券发布公告称,2019年1-6月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4.45亿元。而这笔资产减值实际已达到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一次性计提减值4.45亿!更有证券公司深陷违约纠纷中……

在这笔超过4亿多的资产减值损失中,东方证券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计提减值准备达到了3.89亿元。

此次东方证券在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巨额减值,主要源于踩雷了三只ST股票。公告显示,资金融入方以*ST东南(2.13 -4.91%,诊股)、*ST刚泰(2.01 +5.24%,诊股)、*ST大控(1.04 +0.00%,诊股)在东方证券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但由于上述业务实际已经确认损失,分别计提1.76亿元、1.79亿元和0.69亿元。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一次性计提减值4.45亿!更有证券公司深陷违约纠纷中……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一次性计提减值4.45亿!更有证券公司深陷违约纠纷中……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一次性计提减值4.45亿!更有证券公司深陷违约纠纷中……

而从公开资料来看,上述三只ST股均因出现爆雷事件而先后面临经营风险、股票退市危机。以*ST刚泰为例,其42亿违规担保事件爆发后,包括实控人在内的4名上市公司随即也被监管立案调查,公司股价最低跌至1.58元左右,股票被实施退市警示风险。而*ST大控近期债务重组协议也被终止、上市公司面临立案调查、去年巨亏15.65亿元,股价也跌至仅剩1亿元左右。而*ST东南也同样面临公司被立案调查、股价暴跌的局面,这也让融入方质押连续爆仓、券商质押业务实际发生巨大损失。

毫无疑问,由于股权质押踩啦,东方证券的业绩也将受到拖累。东方证券方面表示,这次资产减值将减少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润总额4.45亿元,减少净利润人民币3.33亿元,不过最终数据以2019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据东方证券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东方证券6月营业收入5.63亿元,净利润1799.64万元,环比下降69.72%。截至目前,东方证券尚未公布半年报的整体数据,不过据估算,东方证券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为9.19亿元,同比上升867%。

这也意味着,在今年二级市场整体回暖以及政策利好叠加的背景下,东方证券目前似乎还能够承受这一大笔资产减值的影响。

上市公司爆雷不断

机构深陷质押违约纠纷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上市公司频繁爆雷,公司股价一路暴跌,也牵连给这些问题公司的大股东或实控人办理融资质押业务的券商机构陆续中招。

近期,除了东方证券这笔大额资产减持计提之外,另一家机构西部证券也对其持有的三只质押股一口气减持2.82亿元,因而受到市场的关注。

7月8日,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对2019年上半年合计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2.82亿元,并减少当期合并报表利润总额2.82亿元。

股权质押成烫手山芋!又有券商踩雷ST股,一次性计提减值4.45亿!更有证券公司深陷违约纠纷中……

在这笔资产减持计提中,西部证券对质押股票乐视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2.49亿元。加上去年西部证券对乐视网的计提减值准备,合计资产减值准备高达9.61亿元。相比此前的融入资金10.19亿元,计提减值比例高达90%以上。除了乐视网之外,西部证券还对信威集团计提减值0.62亿元,截至目前信威集团因业绩巨亏、高额债务等问题面临经营危机,公司股票也出发了退市风险警示。

而除了踩雷绩差股而不得不进行资产损失计提之外,还有券商由于踩雷“退市股”而陷入质押违约的纠纷中。今年6月,国开证券因与退市股海润光伏股东杨怀进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上存在纠纷而对簿公堂,法院最终判决决定杨怀进需偿还国开证券1.85亿元本金、利息及相关违约金。

目前,海润光伏已经正式从A股退市,而董事长杨怀进本人自身也缺乏还款能力,并在2017年11月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而被有关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国开证券不得不在2018年11月向北京高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券来追回质押融出的款项。

尽管今年市场行情明显转暖,券商的股权质押业务又重新出现转机。但对部分机构而言,却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因业务踩雷造成的实际损失而带来的阴影。

据熟悉券商股权质押业务的机构人士透露,目前不少证券公司对因股权质押违约而进行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总体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业务违约纠纷仍处于债权追偿过程中,公司还没有最后确认损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行情的变化,券商寄希望于质押股的股价重新获得修复,来挽回公司的损失,因为也会和客户协商对回购业务进行适当的延期。但最终能否完全挽回损失,仍然是个未知数。

股票质押成烫手山芋

机构风控能力尚待加强

实际上,这两年来,每次的年报或半年报前后,不少券商都会对往期出现违约的股权质押进行大笔资产减值。而巨额的减值损失,无疑也会拖累券商当期的盈利表现。

2019年年初,包括太平洋(3.43 -0.29%,诊股)、方正证券(6.90 +0.15%,诊股)、兴业证券(6.52 +0.31%,诊股)、中原证券(6.08 -2.88%,诊股)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密集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而这些资产减值损失,多数和股权质押业务相关。

初略估算,这一批券商合计资产减值计提共计20亿元。其中太平洋证券、兴业证券的计提减值金额较高,分别为9.72亿元、6.51亿元,其踩雷的股票包括长生生物、盛运环保(1.99 -2.45%,诊股)、美丽生态等多个问题上市公司。

而相应的,由于股权质押业务集中爆雷,2018年多家券商业务的业绩表现也受到拖累,净利润数据也根据不同数额的资产减值计提而出现大幅的减少。

曾经被视为收入增长亮点的股权质押业务,缘何成为券商风险集中爆发的重灾区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和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低迷有关。不少质押股股票都出现暴跌、上市公司流动性危机频出,相关业务的担保以及还款能力也会逐渐减弱甚至失效,造成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违约。

而另一方面,股权质押的爆雷频繁也和部分券商风控条件的放松有关。“不少业务人员在市场高涨的时候,忽略风险因素盲目为缺乏资质的公司股东等人员办理股票质押业务,一旦风险暴露后,这些融入方缺乏还款能力,券商因巨额的债权无法实现,,而不得不面临实际的资产损失。”一位中型券商的信用业务负责人表示。

民生证券分析师周晓萍指出,证券公司作为融出方参与相应股票质押回购的,应当切实防范因融入方履行业绩承诺股份补偿协议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趋势上看,未来券商开展融资类业务,尤其是股权质押回购业务时,是否具有良好的信用风险防控能力和较高净资本支持下的风险承受能力,都直接反映融资类业务的核心竞争实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