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IPO申报节奏加快 排队企业近500家又回高点

2019-07-04 17:43: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IPO排队数量猛增引发了市场关注。

  仅6月份,就有172家新申报企业进入IPO排队通道,截至目前,证监会受理的IPO企业数量达到491家。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倒逼着其他板块IPO审核制度加速完善。年报因素、年内较高的IPO过会率、监管风向微调等多重因素,加快了企业IPO申报节奏,预计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审核压力可能会加大。

  IPO新申报企业数激增

  IPO排队数量又回到了高点,截至目前,证监会受理的首发企业达到491家,其中,拟登陆上交所主板的有180家,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的有102家,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有208家,拟发行CDR的1家。从审核状态来看,“已受理”的有195家,“已反馈”的137家,“预先披露更新”的139家,“已过会”的18家,“已过会,但暂缓表决”的1家。

  IPO排队总数又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2017年年底证监会受理的首发企业数为558家,被市场称为IPO“堰塞湖”,在常态化发行后,“堰塞湖”水位下降至今年年初的200多家,在经历了6月份的新申报企业数激增后,这一数字再次接近500。

  据记者统计,6月份新增的申报企业就有172家,6月28日预披露招股书的有77家,6月21日有54家。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这和年报因素相关,按照规定,上一个会计年度年报有效期为6月底,一些最新更新了财务报告数据的企业会尽早排队,希望能在下一个财务数据有效期截止前取得审核进展。

  除了年报因素外,企业蜂拥申报的原因还在于今年以来的IPO高过会率。毕竟2018年6月新增申报IPO企业仅有37家,相较而言今年数量同比上升高达364.86%。

  记者统计显示,今年前6个月,证监会共审核61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50家获通过,IPO过会率达到82.0%,较2018年同期57.5%的通过率有大幅提高。尤其是第十八届发审委今年3月正式“上岗”以来,过会率更是大幅提升至88.04%,刺激了企业的上市冲动。相较而言,2017年和2018年的IPO过会率分别为79.33%以及60%。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IPO过会率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以来审核从严,不少不符合首发条件的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留下来的排队企业质量普遍较好,另一方面是发审监管理念的完善,在大幅推动科创板增量改革的同时,证监会在存量制度改革方面下大工夫,完善并购重组、坚决执行退市政策,这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改革都为入口的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审核标准未变

  现场检查将启动

  高过会率并不代表审核从严的松动。从发审委的问询内容来看,新一届发审委的IPO审核政策基本延续此前方向,且问询范围更广,问询角度更为多元,更关注企业的信息披露详尽与否、公司治理情况、运行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等。被否企业多在持续盈利能力、关联交易和业务独立性、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硬伤。

  但需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隐形门槛“主八创五”有所松动,“主八创五”指的是,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过会企业中已有净利润不足5000万的案例,4月25日过会的四川德恩精工(28.88 -0.65%,诊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仅为4961万元,且已经3年连续下滑。另一家过会企业,广东因赛集团(43.78 -3.23%,诊股)2016年净利润仅为3575万元。

  这让不少此前被隐形门槛挡在门外的企业重拾了上市信心。Wind数据显示,目前计划登陆创业板且净利润低于当年5000万红线的有7家公司;而计划登陆主板与中小板且净利润低于8000万的有24家公司。

  排队企业的增多客观上也要求监管层审核速度的加快。目前发审委一周安排三、四次发审会,单周审核首发上会企业约四五家,上述投行人士预计,在排队企业数量激增的压力下,发审委将加快审核节奏,提高审核效率,以降低IPO堰塞湖再次出现的可能,保证A股IPO融资的吸引力。

  另外,证监会将启动下半年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有投行人士表示,这是例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工作底稿是否合规以及财务情况等,目的是切实强化IPO申请企业监管力度,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证监会此前披露的IPO企业现场检查及问题处理情况显示,在现场检查筹备和实施过程中,多家企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通过梳理撤回原因,发现上述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法律瑕疵未解决、会计处理不规范、行业前景不明朗、持续盈利能力薄弱等问题,反映部分企业仍存在带病申报、抢跑占位情形,同时也反映部分中介机构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核查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三点一线”的上市公司监管工作机制,促进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日常监管与稽查处罚、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效衔接,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