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家公司增持“难产” 缺钱是主因!

2019-06-24 20:24: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期,A股增持计划未落实的情况频繁出现。6月21日,南京新百(0.00 +0.00%,诊股)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三胞集团、实际控制人袁亚非终止实施增持计划。6月19日,大平洋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拟终止实施增持计划。6月4日,中信国安(0.00 +0.00%,诊股)、茂硕电源(0.00 +0.00%,诊股)双双公告,拟增持主体的增持计划“搁浅”。

  从过往案例看,延期增持的现象在A股并不少见,但直接宣布终止增持却并不多见。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至少有21家公司披露了终止增持计划的公告,数量明显增多。而过去三年,A股增持“难产”的数据每年仅为个位数。另外,今年已有超过20家公司宣布相关增持计划延期。

  “缺钱”是终止主因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多数公司将增持计划延期归咎于“敏感期”限制。即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由于公司定期报告、业绩预告、重大事项导致的交易敏感期,节日等非交易日影响,因此增持主体的有效增持时间不足。

  至于终止增持的原因,各公司通常解释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拟增持人个人因素所致。多数公司强调资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融资环境等客观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但落脚点还是在于增持主体未能筹集到相应资金。

  譬如,近一个月内,作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三胞集团及袁亚非连续爽约旗下宏图高科(0.00 +0.00%,诊股)、南京新百2家公司的增持承诺。其原计划增持2家公司分别不低于4亿元、5000万元,但均一度延期增持,而至发布终止增持计划公告时,三胞集团及袁亚非对宏图高科、南京新百尚处于“零增持”状态。这2家公司终止增持原因均为,2018年下半年以来,因流动性紧张、主要资产被冻结等原因,三胞集团及袁亚非未能筹集到相应的增持资金。

  又如,阳普医疗(0.00 +0.00%,诊股)在解释实控人及高管终止增持时,除了表示外部融资困难,公司还称,2018年二级市场股价大幅下跌,实控人作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补仓义务人,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多次补仓。同时,由于二级市场股价下跌导致实控人无法通过股份质押获取更多资金。就控股股东未能完成增持计划,凯恩股份(0.00 +0.00%,诊股)此前称,凯恩集团目前资金不足,偿债压力较大且持有的公司股份已全部被质押冻结,现阶段已无法筹措资金在计划期间内增持公司股票,因此已无能力履行增持计划。

  此外,今年“难产”的增持计划中不乏亿元级别的“慷慨”方案。3月20日晚,粤泰股份(0.00 +0.00%,诊股)公告,实控人杨树坪及控股股东因未能筹集到相应的增持资金,决定终止实施原定的4亿元至10亿元增持计划,且拟终止增持前一股未增;1月29日晚,融钰集团(0.00 +0.00%,诊股)宣布董事长尹宏伟申请终止履行未实施部分的增持计划,其原拟增持5亿元至10亿元,增持比例不低于5%,此次终止前,其通过控制的公司累计增持了993.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8%。此外,合众思壮(0.00 +0.00%,诊股)、阳普医疗等多家公司取消的增持计划资金规模也均属亿元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在增持爽约后,又把取消的增持计划续上了。德威新材(0.00 +0.00%,诊股)5月28日公告,公司此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部分管理人员终止实施增持计划的议案》,因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总经理周建明出具承诺函,自愿承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思维列控(0.00 +0.00%,诊股)今年2月曾披露董事长李欣拟取消增持计划,约一个月后公司再发公告,称鉴于取消增持可能对董事长个人信誉及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李欣决定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履行前期增持承诺,截至3月14日,其增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毕。

  监管层追问资金筹措过程

  增持“难产”现象的增多也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近期,交易所接连行动,对茂硕电源、太平洋(0.00 +0.00%,诊股)等公司股东终止增持的行为火速进行问询,问题集中于拟增持主体的具体筹资安排、是否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形等。

  茂硕电源6月4日晚间披露部分董事、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员增持计划终止后,次日即遭深交所问询。交易所请公司说明上述人员原计划的融资渠道或融资安排,以及目前融资渠道受限的具体情况。此外,需说明上述人员在制定该增持计划时的决策是否足够审慎;是否存在利用增持计划炒作公司股价、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此外,粤泰股份实控人还因增持计划违规,被广东证监局警示。今年4月9日,广东证监局下发《关于对杨树坪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指出粤泰股份实控人杨树坪未在承诺期内完成增持粤泰股份股票计划,且未提出新承诺替代原有承诺或者提出豁免履行承诺义务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