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雄安新区方城:中国传统营城智慧的传承和发展

2019-06-07 18:15: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公示后,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对起步区“一方城”从中国传统营城思维角度进行了解读。

段进表示,为落实中央对雄安城市风貌的相关要求,规划站在生态文明的时代新高度,通过严密的中外营城方式比较研究,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审视中华传统营城理念和空间基因在当代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分析研究了“天人合一”“以器显礼”“因天时就地利”“规范中有灵动”等具有中国智慧的营城思想,提取了“山川定位”“方正形制”“中轴对称”“街巷里坊”等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优秀中华空间基因,并与华北平原临淀地区的特有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挖掘了“高台组团低地环绕”的城水关系基因,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雄安新区起步区框架确定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阶段,结合以上研究,首先以“大历史观”“大山水观”确定了城市的山川定位,方城居中,南北中轴和东西轴线四向延展,形成北枕燕山山脉,南临白洋大淀,西望太行群峰,东通渤海雄湾的大山水格局。

在新区起步区,因天时就地利,融合城水林田淀等特色要素,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现状地形,明确了“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把“方正形制”“中轴对称”“街巷里坊”“高台组团低地环绕”等空间基因落实在城市空间发展蓝图框架中,形成了“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向。方城规整居中,集中体现中华传统营城理念;两轴延展,融会当代城市精神;各组团因势利导,规范中又有灵动,这些空间组织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

起步区控制性规划是在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蓝图指导下对起步区布局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其中,“一方城”位于五组团中心,突出传承中华传统营城理念,是充分展示未来雄安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集中体现了城市设计中所包含的中国智慧。

方正形制 蓝绿环绕

“一方城”坐落于起步区北部高地之上,处于五组团中心,南北中轴和东西轴线交会于此,不仅是突出传承中华传统营城理念的核心区域,也是充分展示未来雄安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方城约3公里见方,周边环绕着由林带、水系、古淀洼所构成的自然低地系统,这一空间布局不仅传承了方正形制的中国传统营城智慧,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融入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念。

通过对国内外的城市形态系统研究发现,“方正”是中国城市在世界文明中具有强烈标识性的典型形制。在营城理论上,方正形制的中国理想城市原型理念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周礼·考工记》,在这部我国最早的营城制度典籍中,“匠人营国,方九里”作为开宗明义的重要纲领被提出,这一纲领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崇方”思想,具有“地方”“四方”“四时”等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在营城实践中,方正的城池更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相关考古发现,距今四千余年的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就是一座185米见方的正方形城址),此后数千年,方方正正的城池成为中国营城实践的主流模式,特别是在可用地广阔的华北平原。国际国内的众多权威学者,如格里蒂斯·泰勒、郑孝燮、施坚雅等,都将方形城池作为中国古城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文明的标识性特点。方正不仅有大气的城市形象,而且有便于地块建设、功能组织与方向认知等实用特点,其中蕴含的模数化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方城之内,是典型的人性化密路网组织方式。其3公里见方的组团大小特别适合人群之间的步行交往,街坊模数与尺度参考了中国传统以人定尺度的“方百步”地块单元组织经验,结合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人群活动圈层组织,空间尺度宜人、便于绿色出行、生产生活便利。

方城之外,自然低地系统环绕的空间竖向组织方式充分吸收了华北平原近淀城市营城的宝贵经验,是传承空间基因,实现在地性的重要措施,不仅在生态涵养、雨水收集、调蓄防涝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据此构建生机盎然、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的市民公园。其中,方城南部结合大溵古淀的恢复,因地制宜建设大型平原洼地生态苑囿,苑囿内以湿地景观为核心,散点布局公共设施,形成居民体验自然野趣、城市发展对外交往活动的特色自然空间。

两轴交会 开放共享

通过国内外轴线空间比较研究发现,正交轴线体系是中国营城的又一大特点,与巴黎、华盛顿等城市的斜交轴线体系有着明显不同。方城的南北中轴和东西轴线彼此正交,向外延伸,锚固五大组团,形成新区起步区的结构骨架,并进一步在宏观上形成北枕燕山山脉,南临白洋大淀,西望太行群峰,东通渤海雄湾的大山水格局。

雄安新区的中心方城和正交轴线体系共同在宏观尺度上体现了对中国传统营城智慧的传承,通过轴线的正交,使得五大组团统一采用棋盘式布局方式,形成规范中有灵动的组团空间形态。另一方面联系了各个组团的公共中心、主要公共建筑以及北城、中苑、南淀的重要自然与人文空间节点,在功能层面和精神意象层面上将五大组团、城市与周边的自然连为一体,并交会于中心方城,强化了方城作为凝聚城市精神的意象中心、关乎新区形象的核心区域、传递雄安发展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的角色定位。

方城一方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营城智慧,另一方面结合当代中国的价值观,突出了生态性、人民性和开放性。方城在南北轴线上布局三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寓意中华文明、中华复兴、中华腾飞的三个阶段;依托东西轴线,形成横贯东西、衔接其他城市组团的中心绿廊,重点融入了体育、休闲、健身等设施;两轴交会的核心区域,布局公共文化设施、绿地广场、国际国内交往活动场所,使之成为市民和国内外访客开放共享的文化客厅。这些规划策略都以城市设计等精细化研究为支撑,在控制性规划中加以落实,实现了历史文化生态和绿色开放共享的集中表达。(记者张伟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