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毕业季迎来“求职热” 请小心这些求职陷阱

2019-06-06 18:06: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毕业生求职 小心这些坑

  又迎来了毕业季,广大毕业生们在求职的时候千万注意这些陷阱。

  1.虚假招聘

  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让人无法辨别真假,导致个人信息可能会被虚假招聘机构贩卖或违法使用。提醒:递交简历前要核实招聘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模糊简历上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等。

  2.假中介

  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毕业生即使求职心切,也不要轻易相信“黑中介”的承诺。提醒: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证明。对于网络上的陌生中介,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缴纳费用。

  3.协议、合同混淆

  一些用人单位只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故意混淆两者概念,毕业生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容易受到蒙蔽。提醒:《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4.试用不聘用

  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招聘低成本的毕业生,在很长的试用期间不给予任何工资,等试用期结束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或解聘。提醒:毕业生入职时就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仔细阅读试用期协议、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细节条款。

  5.非法传销

  传销公司常常以销售人员的名义招聘涉世未深的应届生,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诱惑而深陷非法传销。提醒:求职者要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诱惑,树立防范意识。

  6.证件被扣留

  某些用人单位以查证核实、办理保险等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原件不予退还。提醒: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给他人。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具体用途。

  7.培训贷

  某些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诱惑求职者通过借贷方式支付培训费,并承诺培训后包就业。提醒:求职者参加培训前应核查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承诺薪资是否合理,并注意保留相关资料。(记者 赵晓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