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线下+线上!河北省各地创新形式纪念英烈

2019-04-05 06:27: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河北省各地创新形式纪念英烈

  线下+线上,让英烈精神砥砺人心

 

  4月2日,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二中的学生们在省英烈纪念园国歌广场举行纪念英烈活动。通讯员边策摄

  清明祭英烈,是我国缅怀和敬重英雄的重要形式,也是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的很好契机。岁月长河里,燕赵大地上,无数英烈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近年来,河北省各地不断加大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力度,收集编纂英烈事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英烈纪念活动,缅怀英烈,弘扬英烈精神。

  加大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力度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3月31日下午,在省英烈纪念园国歌广场上,300多名来自石家庄一中西山学校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祭奠英烈。齐声高唱慷慨激昂的国歌后,学生们肃立向先烈默哀,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

  “占地6000平方米的国歌广场,是全国第二个国歌纪念广场。”省英烈纪念园工作人员边策对学生们介绍说,这个广场因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安娥夫妇安葬在省英烈纪念园而建,可以举办升旗仪式和各种公祭活动。

  为了让纪念园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近年来,省英烈纪念园先后增设了英烈纪念馆、安娥和田汉塑像、国歌广场、“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碑等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场馆和设施,让来园祭扫的学生和群众更加深入了解英烈事迹,学习英烈精神。

  省英烈纪念园的变化,是河北省近年来不断加大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力度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1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冀南烈士陵园等10处国家级烈士陵园以及大部分省级、市县级烈士纪念设施等进行提质改造,对遍布全省的1664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58978个零散烈士墓进行抢救性集中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共有193处,其中国家级13处、省级22处、市县级158处。

  “2018年清明期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举办公祭革命烈士大会19场次,作烈士事迹报告16次,接待社会各界群众35万人次。”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褒扬纪念工作组组长李占雄表示,这些烈士纪念陵园以及纪念设施已经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收集整理英烈事迹

  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陈元龙,生前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四旅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河北武强县参加青年抗日义勇军,1942年在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王作栋,生前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10月在石家庄做伪军反正工作失败被捕,12月被日寇杀害,时年28岁。”

  ……

  省英烈纪念园的烈士墓碑,每一块都记载着一段英勇的记忆,让参观者油然而生敬意。

  许多参观者不知道的是,这些烈士生平和事迹,曾长期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省英烈纪念园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散葬烈士集中安葬区,有200多位英烈和模范人物长眠于此。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这里许多烈士只有一个名字,他们的事迹、生平都不为人所知。”边策介绍。

  为了充分发掘园区内安葬的英烈和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2016年,省英烈纪念园专门成立了英烈史料收集编纂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园区内烈士事迹。小组成员们奔赴多个县市,走访了上百位(家)英烈的亲属、单位和有关文史馆、档案馆,整理撰写英烈、模范人物传记69篇,还原了多位烈士的事迹和生平。

  “搜集并完善英烈事迹,既是对烈士的缅怀和致敬,也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烈士的奉献和牺牲,激发今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边策说。

  为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宣传烈士事迹,近年来,河北省各地相继开展了搜集整理、深入发掘烈士资料及史料的活动,先后编辑出版了《永远的丰碑》《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冀南区首府威县革命斗争纪实》《黄骅英烈》《缅怀》等书籍。

  “为了更好地弘扬烈士精神,全省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内容中,都编入了烈士事迹,让烈士事迹进入课堂教育和主题教育。”李占雄表示,各地还积极组织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和烈士后人,到学校为青少年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营造不忘先烈的浓厚氛围。

  探索多种纪念形式

  让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

  “我小时候家就住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附近,我是听着英烈的故事长大的。这几年清明节,我一直想再去陵园纪念烈士,但都因工作原因没能成行。最近听说可以在陵园官网上进行纪念了,这挺好的。”4月1日,在天津工作的石家庄人王永成告诉记者。

  “与传统的祭扫方式相比,网上祭奠英烈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形式更加丰富。为了更加与时俱进,让英烈纪念活动更加方便,我们专门打造了红色数字家园,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对实体展览中的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点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官网,“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烈士纪念馆”等数字化陈列展馆映入眼帘。用鼠标轻轻点击每个展馆的链接,即可通过环视、音视频解说、图片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展馆内的各种陈列情况。

  除数字化展馆外,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关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微信公众号后,即可实现预约参观、网上祭奠、了解烈士事迹、查询相关展览信息、观赏360度园区及展览全景漫游,通过二维码扫描还可以收听展览和景点的语音介绍,实现导览等众多功能。

  “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英烈纪念形式,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更普及。我看到不少网友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将对英烈的怀念转化为文字,情真意切。”王永成建议,将各地烈士陵园和相关纪念馆的资源加以整合,设立网络祭奠平台的公共入口。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在网上祭奠平台引入视频、知识问答等元素,吸引更多青年关注。(记者高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