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流浪地球》的引力弹弓究竟是啥

2019-02-26 04:10: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地球想逃出太阳系,为什么偏要走到离木星那么近的地方去?”最近在看完大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虽然电影和原著小说中都笼统地解释这是为了利用“引力弹弓”,但想解释什么是“引力弹弓”,却着实要费一番口舌。

不知你小时候是否玩过一种叫“弹力球”的玩具,这种玩具由于弹性极强,丢到哪里都几乎会以原速弹回来。但如果你敢把它扔向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请各位读者千万不要模仿),你将看到弹力球在回弹时突然获得了一个极大的速度——假如真的做了这个实验,你的弹力球就找不到了,因为回弹速度太快,你根本看不清它被弹到哪里去了。

小时候,笔者也对这个神奇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高中物理学了弹性碰撞后才理解其中缘由——我们假设弹力球的速度是v,而汽车的速度是U。那么,以汽车为参照系,整个碰撞过程可以描述为:弹力球以v+U的速度撞来,与汽车发生弹性碰撞后,又以同样v+U但方向相反的速度弹开。而对在地面上静止的观察者看来,弹力球弹开的速度则是U(汽车相对地面的速度)+(v+U)(弹力球相对汽车的速度)=2U+v。也就是说,弹力球在回弹过程中凭空获得了两倍于汽车的速度。

这个过程看似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仔细一分析会发现,弹力球其实是“偷”了一部分汽车的动能,只不过两者质量相差太悬殊,汽车的这点动能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所谓的“引力弹弓”,其实就是在宇宙尺度上重演该过程。现在让我们将木星想象成那辆卡车,而“流浪地球”就是那个弹力球。我们知道木星等行星是绕太阳公转的,假设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是U,“流浪地球”迎着它的公转方向,以速度v切入,在被木星引力“溜”了半圈之后又被甩了出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近似地看做一次弹性碰撞。地球切入木星轨道前,相对太阳的速度是v,但被甩出去时,相对太阳的速度在最理想状态下则接近2U+v。也就是说“流浪地球”凭空获得了两倍于木星公转的速度,这些速度可以帮助地球更快逃脱太阳系引力束缚,开启“流浪”之旅——当然加速的这个能量也是从木星那里“偷”来的。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神奇,但实则没有那么高大上。事实上,与影片中人类技术都高度发达了,用个引力弹弓还差点玩砸了不同。现实中的人类早已将该设想成功化为实践。

早在1918年俄罗斯科学家尤里就曾提出过引力弹弓的最初设想,1961年,美国学者米诺维奇在用计算机计算了太阳系各行星轨道后发现,1977年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刚好都将运行到太阳的一侧,如果此时发射飞向太阳系外的飞行器,将刚好能利用这四个行星的引力弹弓获得最大加速。而错过这一时机,需要再等176年才能获得这样绝佳的“窗口”。于是美国宇航局紧急研制并于当年8月20日和9月5日发射了“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探测器。

这两颗探测器成功地在“引力弹弓”效应的助推下飞出了太阳系,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两颗造物。(顾山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