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春走基层】一条“协同”路 串起好风景

2019-01-22 20:52: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53公里长的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不仅打通了京津冀三地的断头路,也带动了云裳小镇、廊坊高新区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重要平台的发展——

  一条“协同”路 串起好风景

 

  1月20日,商户何明芳(右)在热情地为顾客导购。从北京大红门搬到廊坊云裳小镇,她的布料批发生意越做越大。 记者 张 昊摄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国家高速规划的一条纵向主干线,是七条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中的“线3”,连接华北、华中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

  2016年12月9日,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53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京津冀三地之间一条重要的断头路。

  京台高速廊坊段穿越廊坊中部广阳、永清、安次三个县(区),在廊坊境内设有廊坊空港、永清北、永清、码头、东安庄五个出口,是京津之间在廊坊过境距离最长的高速公路,对优化廊坊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带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新春来临,记者沿京台高速廊坊段一路探访,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正在持续释放,沿路风景正好。

  3300多北京服装商户入驻云裳小镇——

  成为京津冀区域服装产业的协作交流基地、协同发展平台

  1月20日中午,京台高速永清北出口,北京圣·斯利奥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强驾车缓缓驶出,往西拐进车水马龙的永清云裳小镇,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以经营服装面料为主的国进腾飞纺织用品店。

  “这家的面料,我们用了十几年。虽然店铺离得远了,生意却没有断!”何志强说,他从北京丰台出发,走京台高速到永清北出口,仅用了半个多小时。

  2017年12月1日,北京国进腾飞商贸有限公司把开在北京正天兴皮革研发中心的门店,搬至永清云裳小镇,成为小镇第一家正式开业的服装面料经销商。

  “当初在北京周边挑选疏解转移地,我一眼看中了永清。一条京台高速,大大拉近了与北京的距离。”国进腾飞的老板娘何明芳说,由于大部分老客户还在北京,所以“离北京近”是个选择要件。

  “大红门商户理想的转移地,是离京半小时的车程范围内,京台高速让这个需求变为现实。”云裳小镇投资发展商、北京京都联合商业有限公司总裁赵晓东说,小镇于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后,他最期盼的事就是,京台高速全线贯通。

  2017年9月,云裳小镇正式运营。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首批重点承接项目,小镇目前入驻的北京服饰疏解商户达3300多家。

  “继荣列‘河北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项目’后,云裳小镇又被列为‘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京津冀服装行业委员会’驻地,成为京津冀区域服装产业的协作交流基地、协同发展平台。”赵晓东说。

  在国进腾飞一楼大厅里,质地不同、五颜六色的布匹将店铺装点得分外绚丽。“你看,这是南山面料,国内顶级。顾客可以从这里选料定制服装,我们为他联系设计师和加工店!”何明芳指着一排西装毛料告诉笔者,他们与小镇内的私人订制服装店合作,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

  不仅如此。从北京到永清,国进腾飞从销售品类到规模层次实现了全线升级。“公司搬过两次家,经营面积从最初的8平方米扩大到27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900平方米。品种由过去的套装、衬衫两类面料,扩充到13个品类、3000多种单品。”何明芳说。

  过去,何明芳在北京租门店,对云裳小镇进行一番考察后,她毅然贷款买下了总价670万元的三层门店,还花100万元把店面装修得十分大气。

  “投入这么大,是因为看好小镇的发展。刚开业时,小镇里空落落的,如今每天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店里的月营业额达到几十万元,比一年前增长不少!”何明芳说,她前天还把在北京万鑫轻纺市场党支部的党组织关系,转到了云裳小镇党支部。

  廊坊高新区打造协同发展千亿级园区——

  放大区位优势,带动沿线经济

  河北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廊坊高新区”)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门前,不时看到一辆辆装满货物的厢式货车从厂区驶出。车辆拐到龙脊路上,有的向东开,有的向西开,最终都汇入了京台高速。

  京台高速廊坊段的码头、东安庄两出口,正巧设在廊坊高新区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两个高速口离公司都只有十分钟车程,往北京方向从码头上,往天津方向就从东安庄上,十分方便。”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永生告诉笔者,当初公司落户这里,最看重的就是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为了降低库存,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运输。每天有2-4车原料从东北、华东地区运进来,每周有5-10车产品通过陆路运输送到全国各地。临近京台高速,对降低企业成本意义重大。”

  走进中安信长达400米的碳化生产车间里,洁白透亮的原丝经过放丝、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后处理等环节,最终成为一卷卷黑色的高性能碳纤维,全程机器自动控制,几乎不需要工人。

  “这是一期生产线,年产1700吨高性能碳纤维,单线产能全球领先!”王永生介绍,中安信于2011年入驻廊坊高新区,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碳丝、复合材料及制品工艺国际一流,今年将建设项目二期,全部建成后产能将达到5100吨,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规模。

  始建于2010年的廊坊高新区,位于廊坊市区南偏东20公里处,总规划面积72.96平方公里,涉及安次区码头、葛渔城、调河头3个乡镇的37个村街。过去,这里是农业重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就地理位置来说,高新区所处的这片区域具有天生优势——距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各60公里,距离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40公里,150公里半径内拥有4座海港。

  与其区位优势相称,廊坊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很明确——承接京津新兴产业转移(配套)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以“大智移云”、碳纤维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京台高速开通后,园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京津时空距离缩短到40分钟车程之内!”廊坊高新区党政办副主任马启鹏说,按照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千亿级园区的发展定位,该园区累计引进重点项目28个,协议总投资超过430亿元。

  大城中国红木城京味儿更浓——

  县域经济搭上了协同发展的快车

  1月19日,大城县中国红木城。临近春节,各个门店前挂起了大红灯笼,让这里显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转了大半个北京城没找到合意的红木家具,北京市民赵治国一脚油门,来到了河北大城。“7点从北京出来,走京台转廊沧高速,9点就到了。听说这里红木家具品种齐全,特意过来选!”赵治国说。

  来到红木城B座一层乾木苑明式家具馆,赵治国被一套改良版的南管帽椅吸引,便停脚试坐。“这是我们店著名的‘夫人椅’。前年北京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化展演时,出席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配偶的椅子就是由我们生产提供的。”80后老板戴铁仲走上前,热情地向他介绍,“夫人椅”一举成名后,从北京慕名来购家具的客户更多了。

  大城县地处廊坊市最南端,与全市其他县(市、区)比,距离北京最远。“过去开车到北京,要先到廊坊,然后上京沪高速,正常也要三四个小时,中途还常堵车。”戴铁仲说。

  就红木家具来说,大城承袭的是“京作”流派,与北京联系密切。相传从明朝起,一代又一代大城人进京成为土木匠人,将地道的京作家具制作工艺带回家乡,渐渐形成集生产制造、销售展示于一体的京作古典家具集散地。创办于2012年的乾木苑,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咸丰十年的“乾宫木苑”,过去是宫廷造办处红木家具的修补点。

  目前,大城红木文化产业范围辐射到全县5个乡镇80多个村街,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产大中小各类红木古典家具产品170万件(套),年创产值近80亿元。

  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大城地处偏僻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人们问我在哪工作?我常说在京津冀!”出生在大城平舒镇的戴铁仲告诉笔者,大学毕业后,他随父母住在北京的家中,2012年恢复祖业在大城创办“乾木苑”,而爱人又在天津工作,至此开启了京津冀三地跑的生活。“随着京津冀交通路网互联互通,我越来越有同城的感觉!”戴铁仲说。

  “从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的连通性考虑,京津冀三省市路网中,京台高速北京段和天津段、廊沧高速、廊涿高速路网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京台高速廊坊段的连通及盘活。”廊坊市交通运输局京台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付永乐说,京台高速廊坊段串起了廊坊中南部地区的大动脉,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会越来越大。(记者 解丽达 通讯员 庞博 张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