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70%以上政务事项可“一窗”受理
2019-01-19 06:55: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0个高频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
全省70%以上政务事项可“一窗”受理
1月14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晓龙将“关于河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为实现201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今年,我省将抓好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
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400项
今年,将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400项,完成投资7000亿元左右。滚动实施1000项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00项现代服务业示范工程,力争中科博联智能环保装备、大元重科数控机床、真意医疗器械等项目建成投产。
扩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范围,指导各市选择1-2个县(区)开展试点,稳步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取消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交通设施、通讯网络等重点领域建设,确保民间投资增长7%。
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
全年培训40万人
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全年培训40万人;全年培育50家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确保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完善职业年金配套政策,适时启动职业年金实质性投资运营;提高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四医联动”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
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年内50%左右的公立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加快河北奥体中心等重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大中型群体赛事活动达到150项以上。
全年完成营造林770万亩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加快张北柔性直流、张北—雄安特高压等工程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370万千瓦,全年压减煤炭消费400万吨,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分步分类、有序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水限期达标、白洋淀流域和重污染河流等专项治理,加快城镇、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开展优先保护类耕地管理试点,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770万亩。
全省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
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年内,全省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衔接好国务院取消下放事项,全年市场主体超过580万户。
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争设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支持开发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推动经营优化和产业升级,力争境外投资增长10%以上。
年底前深度贫困地区
达到安全饮水标准
强化脱贫攻坚保障,实现33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完善防贫常态长效机制。
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和网络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行动,确保年底前深度贫困地区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所有深度贫困县完成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光纤通达、4G网络全覆盖;加快剩余4.6万贫困人口搬迁,已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空心村”全部完成搬迁。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70亿斤以上
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70亿斤以上,压减籽粒玉米60万亩,实施特色经济作物替代80万亩,支持新建一批绿色优质奶源地,生鲜乳产量达到420万吨。
打造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力争建成省级农业园区30个;培育一批星级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采摘园和家庭农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进“空心村”治理,完成农村改厕任务80万座,整市整县推进全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村街硬化、村庄绿化和街道亮化。
高标准启动雄安新区建设
2019年,把雄安新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力促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商务服务中心、容东片区、启动区及起步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植树造林、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高端高新产业,实质性引进一批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教育优质公共资源。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任务,确保京张高铁、延崇高速主线建成通车;抓好与京津新一轮合作议定事项落实,争取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尽快获批。(记者 崔虹 赵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