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环卫工人李德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
2019-01-19 06:47: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年1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厅举行。图为科技部办公厅副巡视员吕静为“大国工匠”李德颁奖。新华网 郭小天摄
新华网石家庄1月18日电(张鹏)挑过大粪、扫过大街、装过垃圾、当过汽车修理工和司机……李德的岗位始终没有跳出“环卫”这个圈。从“淘粪工”到技术专家,他足足坚持了37年。18日,在由新华社主办,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上,李德等10位草根英雄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
来自河北沧州的李德是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也是首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国工匠”。1985年,李德开始接触环卫车辆,便对汽车维修如痴如醉。2004年他当上了公厕管理站站长,为了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他决心改革技术,发明和改造了多台吸污车、作业车、冲洗车。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如今却已获9项国家专利,技术创新更多达百余项。
小型吸污车是李德拿到的第一个专利。当年在没有样车、没有资料的情况下,李德冒险大胆尝试。半个多月,他几乎每晚都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图纸和那辆初步构思的吸污车。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他在工作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被同事送到医院。为了这台吸污车,他差点把命搭上。
世上没有白费的辛苦。据统计,李德创新改造了20多辆环卫车,直接为国家节约资金500多万元,因此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拼命三郎”。
在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评价李德时,用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说他真正做到了让环卫工作“少点味道,多些尊严”。
“正因为我们的不断努力,让机械化作业率不断提高,让环卫工人在不断地进取中摆脱了过去的脏、累、臭,而且让我们的环卫工人做人更有尊严,也很体面。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德朴实的话语赢得全场掌声。
多年来,李德早已习惯了平凡岗位和默默无闻的付出,他的心中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正如他在颁奖典礼现场所说,工作岗位没有贵贱,只要拼搏、付出、努力、筑梦、追梦,生活一定会更精彩。
“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由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9届,是国内首个以基层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社记者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评选并进行年度颁奖典礼的公益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