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勤在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19-01-17 03:56:2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许勤在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二0一八年工作回顾
1月14日,省长许勤在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等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拼搏竞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较好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5%左右,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9.2∶46.6∶44.2调整为9∶45∶4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预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新旧动能转换呈现新气象。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省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34%。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4%,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项民心工程全部完成。64.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登记失业率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7.5%左右、8.5%左右,均高于经济增速。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去产能、调结构、治污染的艰巨任务,我们凝心聚力、积极应对,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奋力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一)“三件大事”扎实有效推进。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天津签署实施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84项协同发展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交通、产业、生态环保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更多便利,省内高速公路和铁路总里程均居全国第二位,太行山高速南北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成效显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重点承接平台扎实推进,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增强了协同创新能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高强度高密度开展各类规划编制,雄安新区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印发实施《关于支持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指导意见》。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给予雄安新区鼎力支持。成功举办雄安新区全球推介活动。京雄城际铁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植树造林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全力做好冬奥会筹办工作。按照“精彩、非凡、卓越”的目标,高质量完成张家口赛区10个专项规划和7个分区规划,76个冬奥项目开工65个。制定实施冰雪产业发展规划,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扎扎实实去产能。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钢铁“僵尸企业”全部出清。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开展“万企转型”行动,实施千项技改工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左右。把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支持政策,成立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成功举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首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先进环保等10个重点领域为主攻方向,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河北。网络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实施意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粮食总产量达到740.2亿斤,乳制品产量保持全国第一。
(三)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落实配套政策,狠抓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建设,打造综合创新生态体系,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3%。15项科研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实施科技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两年新增近3000家,是此前历史总和的1.5倍。
(四)改革开放深化拓展。坚决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要求,突出抓好国资国企、投融资、科技、金融财税等九项改革,省市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县级机构改革有序实施。“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678项省级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五十证合一”,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12万户。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完善开放政策体系,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意见》和12个配套政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河钢塞尔维亚钢厂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出口总值增长5.5%、对外投资增长15.4%。
(五)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排查金融、政府债务、非法集资、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制定实施多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和应急预案,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风险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认真抓好国家扶贫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重点抓好产业、就业、科技、健康、教育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特困群体脱贫,21个贫困县将脱贫出列。强力治理生态环境。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
(六)民生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财政民生支出6163.1亿元、增长16.4%。棚户区改造开工23.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竣工9.5万户,农村改厕126万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约1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0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社会保障待遇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人均提高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8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12.5%,新建95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河北建设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退役军人“两站三中心”服务管理体系,党建工作、走访挂牌等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