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无钢市”的新追求:协同创新 加快转型

2018-10-13 06:22: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在位于保定市徐水区的中船重工风帆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园装配车间,机械手在对蓄电池进行装配入库。 记者 史晟全摄

 

  钢铁业曾是保定五大传统产业之一。2017年12月,随着涞源县奥宇钢铁有限公司产能整体退出,该市率先成为我省设区市中首个“无钢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方向,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由此进一步加快。

 

  毗邻雄安,借势雄安,保定与雄安新区协调联动,错位发展,协同创新,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3.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46.7%。

 

  抢抓机遇,与雄安新区协调联动、错位发展

 

  室温25℃、湿度50%……奥润顺达集团(以下简称奥润顺达)总监林少中坐在办公室里,通过手机APP轻松掌控公寓住所环境。他介绍说:“使用公司研制的超低能耗建筑专用设备,就可实现室内恒温、恒湿、恒氧。”

 

  作为我国门窗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位于高碑店市的奥润顺达2012年接触超低能耗建筑,现已储备14项专利技术。他们抓住雄安新区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的机遇,把发展重点转向这一领域。

 

  2017年7月,奥润顺达投资的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正式投产,现又开建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目前,该集团正在与雄安新区对接,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布局。

 

  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保定扎实推动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一体化发展,做好雄安新区的大后方、支撑点、承载地,努力走出一条分工协作、互利共赢发展之路。

 

  保定全面对标雄安新区的产业、资源、技术,主动接受辐射带动,筛选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18个,总投资2853亿元。其中,新开工32项,总投资314亿元;续建31项,总投资1122亿元。

 

  “9月底将组装首条生产线,争取年底投产。目前,已预订出太赫兹安检仪100多台。”深圳华讯方舟集团是全球唯一能同时用三种方式获得太赫兹源并制造出对应产品的企业。在徐水区大王店工业区,该集团总投资50亿元的河北太赫兹国际科技产业园主体工程全面封顶,项目运营总监杜奇对园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据介绍,该项目将在成像安检、生物波谱检测等五大领域发力,开展太赫兹器件研发、生产,打造全球最具规模的产业基地。杜奇介绍说,雄安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也在推进中。该院将利用雄安新区的发展优势,汇聚国内外人才开展太赫兹应用技术研究,推进相关产品在各领域应用,并在保定实现产业化。

 

  围绕区域产业链重塑和一体化布局,保定超前谋划,积极打造雄安新区科研成果中试、产业化示范基地。按照“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领、保定支撑”的发展理念,该市与雄安新区联合打造现代产业共同体,争取更多雄安新区产业配套项目落户,着力形成“研发在雄安、科技转化在保定”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

 

  植入中关村创新因子,打造协同发展新标杆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保定把着眼点聚焦在创新驱动上,以协同创新推动协同发展,全力抓好“三争一创”,即争当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争当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争当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排头兵,努力开创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以北京为中心,合作城市为节点,全球配置企业、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打造类中关村的创新生态体系。”2015年4月28日,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挂牌。其负责人扈德辉接手这座双子塔楼的管理运营权时,并没有急于招商。

 

  中心严格按照保定的产业发展方向筛选入驻企业,大力营造创新氛围。3年多时间,共组织178场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对接会,吸引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与,一个个高端企业在这里迅速孵化成长。

 

  河北九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公司研发的“四水八硼酸钠”填补了国内硼酸钠盐工业化生产空白。目前,他们已与北京大学、河北大学等在技术研发、实验数据共享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并在满城区筹建研究院,准备大力发展硼精细化工。

 

  截至目前,中心已吸引214家企业入驻,拥有知识产权总量300多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50%。玄云动力、思瑞恩新材料等一大批高成长性、拥有国内外领先技术的企业在这里快速发展。

 

  在保定市与中关村的共同推动下,中心按照“一中心、一基地、多园区”三级跳的协同发展路径,将创新生态系统从点逐步延展到线、到面,汇集中关村创新要素,建设中关村产品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及生产基地,引领保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3年多时间,一批与中关村合作的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截至目前,中关村创新基地入驻企业42家,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已落地项目10多个;中关村石景山园定兴分园有10多家京企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新动力产业园等一批具有中关村元素的特色园区和合作项目加快推进,保定市实施协同发展产业项目达456个。一个具备内生造血功能、良性循环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保定逐步成形。

 

  引导创新要素流向企业,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现在一年的业务量,相当于过去四五年总和。”冀信方达公司是一家科技服务机构,自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总经理姚晓宇从未像现在这么忙碌。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但要求提供的材料多,请专业机构服务还得出一大笔费用,加之对政策了解不够,许多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

 

  去年,保定市出台政策措施,在全省各地率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让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免费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以推进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原来,姚晓宇的公司一年顶多帮助20多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一年猛增到82家。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保定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通过资金、平台、服务、机制等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产业创新提供持久动力。

 

  高端引领,在传统产业上“嫁接”新兴产业。该市在财政补助、土地供应、水电等要素配置方面全力保障,支持支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科技融资平台,鼓励重大成果转化,加快“保定制造”向“保定创造”转变。目前,全市已有天威保变电气、风帆等24家传统支柱企业通过创新,入选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百强”。

 

  做好平台支撑,引导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重点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加强联合科研攻关,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目前,保定市已建立院士工作站2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个。

 

  深度培育,小微企业加速成长。积极完善创客空间新型孵化模式,大力培育创客文化,鼓励支持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2015年,全市众创空间只有17家,现在已达到近百家,市场主体数量也从30多万家增加到60多万家。

 

  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2家,达到433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多家,达到6565家。今年上半年势头依然强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41家。(记者 林凤斌 通讯员 陈占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