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级新区新一轮规划即将落地

2018-10-10 04:42: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个新区谋定提质方向 逾10个新区仍在积极申报

  国家级新区新一轮规划即将落地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聚区,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国家级新区新一轮规划即将落地。记者获悉,全国共有包括上海浦东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19个国家级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

  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前正成为国家级新区战略方向。既有的19个新区或已提出新的规划,或正在加快制定新一轮发展实施意见。打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不少新区的目标,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成为部分新区的重要发力点。与此同时,合肥滨湖新区、武汉长江新区、沈阳沈抚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曹妃甸新区等逾10个新区仍在积极申报。专家认为,未来国家级新区将进入提质扩面阶段。

  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18个国家级新区(不含雄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总和接近4万亿,约占全国总量的5%,其中有11个国家级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规模。

  数据显示,国家级新区依靠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政策红利和后发优势逐步呈现,已经成为所在省、市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近日在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第四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上明确指出,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区质量,在标准上更高一层、在时间上先行一步、在路径上更优一些,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典范。

  记者了解到,目前19个新区正紧锣密鼓推进新规划加快落地。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将着力发展“三大经济”,即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近日在2018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天津将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其中滨海新区是重点,国家发改委正制定新一版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在开放经济上发力的还有大连金普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记者了解到,大连金普新区下一步将创建对日经贸合作试验区,全力申办建设自由贸易港,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推进以新区为核心的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新区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自贸区FT账户在所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推广,加快推动国家级新区跨越式发展。”一位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打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也成为不少新区的目标。天津滨海新区计划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基地。舟山群岛新区将聚焦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和若干百亿产业集群。贵安新区将围绕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端+车+屏+芯”产业集群。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长春新区也将全力推动“数字新区”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区。

  在创新驱动方面,上海浦东新区下一步将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河北雄安新区将着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构建城市的三维数据空间画像。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对新区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少新区已将其作为发展目标,如长春新区提出,下一步将打造快捷城际交通体系和新区内部路网体系。上述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在国家级新区优先布局、提前规划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对记者表示,下一个阶段,要将国家级新区建设嵌入在区域城市群竞争的大棋盘之中,充当城市群竞争的先锋军。“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线,链接高铁建设,推动城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增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引领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

  “国家级新区发展还应注重立足当地、错位发展和改革驱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宋瑞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要吸收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人才、资金和生态资源,确保实现有基础的发展。其二,依据区域发展定位、经济发展阶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新区发展目标差异化,确保实现有秩序的发展。第三,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改善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动力,以确保实现有后劲的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王志刚也对记者表示,在国家级新区规划中要尽可能减少恶性竞争,政府更多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来吸引企业,这就需要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更多利用市场力量来改进公共服务。

  “可以适当加大对新区建设的金融扶持力度,但需要控制规模和力度。切忌一味地强调从行政方面赋予其资源的集聚,而更多需要发挥其自生能力,发挥其特色优势,自发形成竞争优势,自发集聚资源。”王燕武说。(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董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