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秋雨连绵祛湿有道 这四类人群该如何祛湿

2018-09-03 04:00: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处暑一过,终于不再暑气逼人,早晚还能感受到丝丝凉风拂面,让人忍不住叹一句“舒服”。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雷雨不断,用资深中医师的话说是“湿热缠绵”。日常起居中想好好调养,就从四道膳方开始祛湿扶正吧。

  时令:“湿漉漉”秋老虎驾到

  从节气来,处暑就标志着暑气结束,从此时气温开始下降,慢慢步入秋季。

  不过,由于岭南地区纬度低,“秋老虎”会来得稍慢。虽然早晚温差开始变大,人们可以开始感受到早晚凉风,但气温仍较热,且由于下雨较多,多数地区都变得湿热,局部地区气温可达30℃附近。

  资深中医师黄汉超提醒,人们会轻易感受到时令变化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接下来的日子,可能“夹湿热缠绵”扰人烦。

  由于夹湿,一旦感冒了、发热了,病情会变得缠绵,哪怕没有染病,人体也常常感到骨关节酸痛、乏力、头身困重、纳呆、口苦等不适,有些像加重版的秋困秋乏。

  养生:“湿不喜甘” 慎吃西瓜火龙果

  因此,中医师建议,此后至入冬,日常起居都应该围绕健脾、祛湿进行。

  首先,因为渐入秋,阴气渐重,祛湿不宜过于寒凉。在众多祛湿物中,比较理想的有芡实、莲子、莲蓬、薏米、木棉花、鸡蛋花等。

  其次,中医认为,湿不喜甘,此时一定要慎吃生冷瓜果,例如西瓜、哈密瓜、火龙果、柑橘、橙等。其次,处暑后气温开始下降,中医认为“寒从足下生”,中老年人自身阳气不足、容易手足冰冻的人士,从此时开始要注意保暖,切忌光脚走路,早晚揉按足三里、丰隆等穴位,都有助于健脾扶正,赶走体内湿气。

  时令靓汤四大膳方

  给男性 桑寄生莲须枸杞茶

  【材料】桑寄生10克,莲须5克,枸杞子20克。

  【做法】上述材料洗净,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材料,大火转小火煮30分钟后放凉至室温即可饮用。

  【功效】助男士补肾固精,活血祛湿。

  【食疗解读】:

  莲须是莲子的雄蕊,味甘微涩,性平,广东人习惯将它用来煲鸡蛋给孕妇生产前饮用,有去胎毒、美白胎儿皮肤的功效。其实莲须还有固肾益精、乌须发等效,可以治疗梦遗、痔疮、久泻、女性崩漏等疾病,可谓男女皆宜。

  桑寄生味甘性平,通中寓补,养血补肝肾之中又能通络祛湿,对高血压、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配伍枸杞子以及莲须补肾益精作用更佳,该方对于肾虚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遗精滑精、男士精力不济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除了泡茶外,桑寄生还可以用来煮鸡蛋或鹌鹑蛋,作为夏秋补益食谱。

  给女性

  番薯薏米莲子糖水

  【材料】黄肉番薯100克,薏米3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

  【做法】番薯去皮后洗净,切成小块备用,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材料,大火转小火煮30分钟后放冰糖,融化后即可饮用。

  【功效】助女性润燥养颜,益肺气。

  【食疗解读】

  三种食材甘缓扶脾。番薯是大众熟知的食材,营养丰富,在十大抗癌蔬菜中排名首位,也有抗衰老、减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番薯种类中。黄肉番薯又名栗子王,可健脾美肤,紫心番薯味道较甜,补肾养血,白肉番薯则可润肠益肺气,比较适合便秘人士。

  时下正值夏秋交界,选用黄肉或白肉番薯食用都较为合适,薏米健脾祛湿,莲子健脾固涩、养心安神,三种食材搭配,甘缓扶脾,渗利湿浊,润肠通便,经常饮用有助于润滑皮肤,收细毛孔,美颜祛斑,因此很适合女士饮用。

  如果自身气血不足或血寒,煮时可加几片生姜,到了深秋隆冬时节,可以加牛奶一起煮,润燥养颜效果更佳。

  给孩子

  芡实莲蓬节瓜煲排骨

  【材料】芡实30克,莲蓬1个,节瓜500克,江瑶柱50克,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洗净后斩成小块,节瓜去皮后切成小块备用,锅内加水25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材料,大火转小火煮1.5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助小儿消暑祛湿,滋阴健脾。

  【食疗解读】

  荷叶换莲蓬,冬瓜改节瓜。冬瓜+荷叶是大众最常用的祛湿食材,升阳散暑并且能减肥,养生效果的确不错,但到了处暑,阴气渐生,改用收敛固涩、活血祛湿的莲蓬+益气扶正的节瓜煲汤会更为适合。

  现时的袪暑汤水还建议加入其他收敛固涩,补益脾肾的食材,例如芡实、莲子、白果、淮山等等,为逐步入秋做好准备,其中芡实健脾益精,实卫固表,尤其对于调理小儿夏季多汗症、胃口不开、遗尿很有帮助。

  江瑶柱滋阴生津,配伍上述食材一起煲可使汤水清甜可口,消暑生津、清虚火,对辅助治疗小儿夏季低热、口干、多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给老人

  粉葛木棉花五指毛桃煲鸡壳

  【材料】粉葛500克,木棉花20克,五指毛桃50克,鸡壳1个,生姜3片。

  【做法】粉葛去皮后切成小块,上述材料洗净,锅内加水2500毫升,煮开后放入上述材料,大火转小火煮1.5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助老人健脾益气,清肠祛湿。

  【食疗解读】

  祛湿的木棉花配合粉葛,有助升阳。长夏期间中风会有一个小高峰,原因与体内湿毒堆积以及液体补充不足有关。中医认为,胃肠气机通畅有助于通行气血,排湿毒,所以长夏保持胃肠通畅对于老人健康十分重要,有人会认为,通便很简单,多吃点瓜果蔬菜例如香蕉、火龙果等就行了,但其实吃得太多寒湿瓜果反而会减慢肠道蠕动,令体内堆积更多垃圾,不利于养生保健,相反饮多点清利肠道湿热的汤水可以减少胃肠负担,更适合预防中风。

  木棉花是大众所熟知的祛湿类中药材,有清热凉血,解大肠湿毒的功效,配伍清润生津、升阳透邪的粉葛,对于调理肠道气机,防治胃肠炎腹泻有很好的辅助疗效;五指毛桃气味芳香,能益气扶正,祛湿通络,和粉葛木棉花以及鸡壳搭配煲汤甘香可口,醒脑提神,汤水又不会寒凉,最适合中老年人在初秋饮用。

  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黄汉超 (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金小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