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衡水:抢抓历史性机遇 勠力高质量发展

2018-07-14 15:42: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7月12日电题:抢抓历史性机遇 勠力高质量发展——河北衡水探索欠发达地区突围之路

 

  新华社记者孙杰、张洪河、齐雷杰

  长期以来相对欠发达的河北省衡水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带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产业“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走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衡水经济社会发展已呈现出蓬勃向上态势,天蓝、地绿、湖净的优美生态环境更为区域积蓄了长远后劲。

  借力北京优资源 下好科技先手棋

  今年3月,衡水市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在全国率先推进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备研发项目,推动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迈出坚实一步。这是衡水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衡水地处黑龙港流域连片贫困带,经济社会发展在河北省相对落后,目前全市半数以上县仍是省级或国家级重点贫困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给衡水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石济客专、京雄高铁等建设使衡水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断凸显。

  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说,抢抓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机遇,衡水将对接我国高端科技资源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全方位对接中科院等顶尖科技资源,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科院+”模式应运而生。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齐涛说,衡水与中科院合作,探索“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运营模式,推动了产业“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

  目前,“中科院+”成果已初显。“过硫酸铵工业结晶”研发项目,企业每年综合效益增加亿元以上;研发的新型电磁硫化机,使加工时间缩短70%、能耗降低40%;对数十家化工企业开展深度测评和“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制定,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转型,传统产业增添了强劲科技动能;依托北京雄厚科技资源,投资28亿元建设衡水科技谷,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生根。

  同时,衡水还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钒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千吨级镍基三元电池材料、大健康产业化示范基地等重头项目顺利推进,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机制一变天地宽 环保走出新路子

  衡水高新区是当地最大产业聚集平台,环境治理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对此,政府与社会资本创建投融资平台,探索出一条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新路。

  衡水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姚幸福说,高新区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控水务集团、中国环境保护集团等京津大企业合作,通过PPP模式实施12个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和垃圾综合处理项目,3个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中水回用工程和总投资10亿元的生态循环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

  机制一变天地宽。园区内工业废水“一厂一管”,遏制偷排;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率和达标率均达100%;雨污分流,提高再生水利用率。衡水市环保局局长何立涛说,市场化治污机制倒逼企业不断提高治污意识,重污染行业禁止、限制进入,有力倒逼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污染源头防治。

  位于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衡水水资源极度紧缺。一些地方将传统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改为种植玉米、花生、棉花、杂粮等农作物的一年一熟制,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大幅降低水资源利用强度。近年来,衡水井灌区减少100多万亩,未新打一口农用机井,关停城市自备井358眼、农用机井5100多眼,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出现回升。

  全力呵护生态美 绿利双赢强根本

  衡水湖湿地水域面积达75平方公里,像镶嵌在华北平原上一颗美丽的“蓝宝石”,与白洋淀一起发挥着“华北之肾”的功能。近日,鸟类专家多次在衡水湖上,观测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带领幼鸟嬉戏。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李峰说,衡水湖监测到了青头潜鸭在全世界的最大种群之一,显示这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良好。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动摇了长远发展的根基。”王景武说,近年来,衡水关停、搬迁湖区及周边400多家企业、饭店,拆除沿湖6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严打毒鱼、捕鸟、围湖占地等违法行为,为水鸟等动植物创造了适宜栖息和繁殖的环境。

  炎夏时节,衡水城乡满目葱茏。景县景州森林公园、武邑县红梨基地、饶阳县设施葡萄基地、深州市桃树园区等多个万亩林业示范园区内,农民们辛勤劳作,憧憬丰收。“既要绿美,也要富民。”衡水市林业局负责人说,当地着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林业园区、现代果园、森林公园,已建成500亩以上规模造林近20万亩。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新增造林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

  各城市组团之间,衡水开展“森林围城行动”;环市区、环县城、环村庄以及交通主干廊道、大运河等河渠两侧,大片高标准林带拔地而起。群众徜徉其中,像置身森林公园,生态美与群众富实现了“绿利”双赢。(参与记者王民、任丽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