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三地“一盘棋”推动蔬菜工厂化生产

2018-06-28 23:27:4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京津冀“一盘棋”推动蔬菜工厂化生产

  北京研发 三地推广

  为推进京津冀设施蔬菜向工厂化生产方向迈进,2017年4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了京津冀区域首个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该中心依托北京小汤山特菜基地,承担技术推广公益职能,统筹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及专业化服务企业,搭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

  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技术,建成集示范、推广、检测、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设施农业创新平台,并通过在河北、天津建基地示范带动,加快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在京津冀推广应用。

  工厂化生产技术让蔬菜产量提高一倍,价格提高10倍

  近日,在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连栋玻璃温室内,五六米长的番茄植株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从远处看,好像一串串冰糖葫芦。

  记者发现,在这个占地2200平方米的番茄工厂化生产车间内,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水肥自动化灌溉及循环利用系统、省力化栽培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一应俱全。一株株番茄秧苗不是种在土壤里,而是种在一个个岩棉方格内。番茄根系扎在岩棉内饱吸水肥,避免土壤病害的同时还能实现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自动化控制。

  “我们推广应用的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是一项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生产环境可控,标准化自动化程度高,集物联网、轻简化设备和技术于一体的集成技术,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适用于园区规模化生产。”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厂化生产技术科高级农艺师雷喜红介绍,2017年,应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要求,他们开始指导其开展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

  “我们生产的番茄是小鬼、荣耀、瀑布、美食家等来自荷兰的优新品种,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后推介给我们的。”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米家峻介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我们提供工厂化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采用PP槽式椰糠基质栽培,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植株调整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2017—2018年越冬生产每平方米产量达21.5公斤,比企业同茬口土壤栽培的产量提高一倍。”

  工厂化生产番茄,不仅产量高,而且销路好。负责公司技术培训的胡子涛告诉记者,这些番茄的新品种外观饱满红润,口感香甜多汁,销往北京、保定等地的超市和专营店,售价比传统土壤种植的提高10倍,每公斤卖到了60元,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该公司从去年9月正式开始工厂化生产以来,仅番茄一项就实现销售额20多万元,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在我省推广应用2000亩

  产量和价格双提高,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业绩不是凭空产生的。

  “刚开始选用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时,心里也没底。”胡子涛介绍,为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去年9月以来,北京市农技推广站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的技术团队几乎每周都来一趟保定,将水肥一体化、环境调控、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引入企业生产园区。

  为给企业培养“永久牌”技术人才,北京市农技推广站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先后开展了3次集中技术培训,培养了2名企业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番茄的产量提高了,而且病虫害也比以前减少了80%,产品品质大大提高。”雷喜红告诉记者。

  除了番茄,该公司的连栋温室内还种有彩椒。胡子涛介绍,目前温室内两种蔬菜的面积各占一半,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负责维护。随着管理技术进一步普及完善,每平方米产量还会提高,番茄产量可以达到每平方米30公斤左右,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雷喜红介绍,与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一样,三河市翻翻高技派乐活农场也与北京合作引入了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目前,该农场已建设了现代化温室工厂化生产面积2万平方米,采用高标准玻璃连栋温室,集成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水肥自动化灌溉及循环利用系统、省力化栽培系统等多种先进设备,实现了精准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农场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两地工厂化生产技术交流,番茄、彩椒生产工厂化生产技术进步明显。其中,温室种植的番茄每平方米产量达到40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在我省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000亩。

  以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为平台,更多的蔬菜生产先进技术在三地开花结果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农技推广站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推广的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不仅在我省得到推广应用,天津市也在加快布局推广此项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天津市推广应用达800多亩。

  雷喜红介绍,成立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目的是促进三地蔬菜产业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蔬菜向工厂化生产方向迈进。中心的职责是统筹科研院所专家资源以及专业化服务企业,搭建起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让京津冀的蔬菜生产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水平。目前,中心理顺了三地蔬菜生产合作机制,工厂化生产技术交流、工厂化生产技术论坛、共建工厂化生产示范点等交流合作越来越多,真正实现了京津冀蔬菜工厂化生产“一盘棋”。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从2012年起就开始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目前,连栋温室工厂化生产面积已达700多亩,工厂化番茄产量提高到每平方米41公斤。

  雷喜红介绍,去年,京郊地区还先后试种了黄瓜、彩椒等新品种,初步建立了黄瓜、彩色甜椒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未来,这些技术都将逐渐辐射到河北、天津,更多的蔬菜工厂化生产先进技术会在三地生根、开花结果。(记者 赵红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