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追踪

2018-06-28 23:27:1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综合治理带来多重效益——我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追踪

 

 

  近日,在围场哈里哈乡钓鱼台湿地旁,以“拟自然”理念治理后的伊逊河河道景色优美。 记者 曹 智摄

  2016年12月,我省成为首批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省份。按照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我省在张家口、承德和涞水、易县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进展如何?笔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完成和在建项目70个,治理河流88.81公里,增绿28万亩

  近日在易县与涞水交界处,拒马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侧,柳树、松树郁郁葱葱。保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拒马河的水比较浑浊,现在的好水质得益于涞水县野三坡拒马河(易县与涞水交界处至北京界)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

  绿化442.5亩、土地生态治理678亩、河道清淤与防渗1017亩、河道护岸建设1107亩、增设临时砂石坝7处……涞水县野三坡拒马河综合整治工程统筹考虑了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种要素。2016年,该工程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目前已经完工。国家补贴的2795万元,已拨付项目主管单位。”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比过去单纯治山治水,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带来了更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保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组织张家口、承德、保定市筛选出拟于2017—2018年度实施的项目75个,连同已确定的2016年度项目,共有154个项目纳入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方案。

  截至4月底,我省完成和在建的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达70个,共修复毁损山体1462.5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1.6平方公里,河流生态综合治理88.8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8万亩,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积2.76万亩,湿地修复与保护面积6.39万亩。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各部门协调联动,集中力量抓实施

  近日,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钓鱼台湿地附近的伊逊河河道旁,笔者看到,清清的河水、湖泊,碧绿的山坡,成片的草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2016年被确定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以来,承德市选取围场、丰宁、滦平作为示范区,推动率先突破,打造样板示范。

  “借鉴先进做法,我们引进了德国的‘拟自然’理念进行河道整治。”承德市财政局局长栾志宏说,借鉴美国黄石公园成立“大黄石协调委员会”的做法,承德市于2016年成立了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由财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省财政厅副厅长马学告诉笔者,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我省成立了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同时建立了省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财政、国土、环保、发改、农业、水利、林业、住建、安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全省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张家口、承德、保定市也分别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我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围绕“一线(绿色奥运廊道)”“一弧(与北京接壤的弧形地带)”“两水系(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系)”和“拓展治理区(对‘一线、一弧、两水系’生态环境起保障作用的区域)”的总体布局,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抓实施。

  创新体制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加快生态环境修复

  近日,在赤城县白河水系干流白河岸边,柳林屯村被雕花围墙环绕,青堂瓦舍的民居整齐排列着。村内污水处理、垃圾桶、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

  “村里环境改善归功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该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生态修复工程。

  为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省财政厅积极创新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红线”管理机制及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建立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方面,我省与北京市联合开展了密云水库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污水垃圾治理、河道整治等。

  在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承德、张家口市持续推进密云水库上游稻田改旱田工程。两地累计争取北京市补偿资金6.06亿元,其中补偿承德市4.43亿元,共实施了7.1万亩稻田改旱田工程,年均节水4376万立方米,年减少化肥使用1.1万吨、农药使用89吨。

  同时,我省还对相关专项资金进行了整合使用。“各级财政用于高标准农村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相关的专项资金,按照职责不变、渠道不乱、资金整合、打捆使用的原则,支持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李毅说。

  为筹措更多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我省鼓励各市创新投融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采取PPP模式,加大对生态保护修复的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步伐。承德市通过PPP模式,仅丰宁潮河上游“一主四副”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就撬动社会资本3.99亿元参与项目建设。

  在项目管理方面,承德等地运用台账式管理模式,每个试点项目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不同阶段,都准确记录18项基础信息、10组对比照片、16项跟踪指标及全套文件资料,图文并茂记录试点项目进展,反映项目建设成果。(记者 曹智 通讯员 何菲 肖恩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