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省小麦种植怎样变身“节水能手”?

2018-06-26 22:44:5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用水大户”怎样变身“节水能手”——我省小麦种植节水增效绿色发展探访

 

 

  图为不久前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专家(中)和小麦中心育种团队成员查看、分析节水小麦生长特点。 记者 史晟全 赵海江摄

  我省既是小麦主产省份,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地下水超采严重。多年来全省年用水量近60亿立方米,超采率高达23%。其中,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0%左右,而小麦的灌溉用水又占农业总用水量的50%左右。

  为减少农业用水对地下水的开采,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探索多种路径下大力减少小麦的灌溉用水量,小麦生育期只浇一水亩产达千斤在我省多地出现,小麦少浇水也能获得稳产高产成为现实。

  那么,小麦这一“用水大户”是如何变身“节水能手”,实现节水增效绿色发展的?就此,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持续不断选育节水小麦品种,已审定49个节水小麦品种

  近日,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暨华北麦区节水品种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会上,针对华北漏斗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组评选出7个黄淮麦区北片节水性较好的绿色小麦品种。我省培育的石麦15、石麦22、衡观35、邢麦7号、邯麦13、冀麦418等6个节水小麦品种入选。这些节水小麦品种在足墒播种、春浇一水条件下,可实现亩产500公斤以上。

  农业生产,种子为先。要实现小麦生产节水目标,培育出好的节水小麦品种是关键。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介绍,我省常年播种小麦3400多万亩,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遏制地下水超采,近年来我省把发展节水小麦作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举措,加快培育推广节水小麦品种。

  我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节水小麦品种研究,组织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成立了河北省小麦育种攻关协作组,加强节水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以石家庄市农科院、省农科院旱作所、沧州市农科院为代表的小麦科研团队,创新小麦节水高产育种方法,大力开展抗旱节水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审定与推广工作。

  在育种区域试验安排中,我省2003年先设置黑龙港流域节水组,2014年再设置冀中南节水组,从2016年开始将所有试验区组实行春季限水灌溉,春季浇水控制在两水以内。在各试点进行抗旱性鉴定的同时,还安排省农科院旱作所做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抗旱两种环境的试验鉴定,将抗旱鉴定指数高低作为品种是否通过审定的重要依据,审定通过的品种抗旱性必须是中等及其以上。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鉴定,近年来我省培育筛选出石麦15、石麦22、衡观35、轮选103、邢麦7号、邯麦13、冀麦418等49个节水小麦品种,为小麦节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政策扶持+示范引导+集成配套技术,让节水小麦品种快速推广

  “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这句世代相传的小麦种植习惯,如今在辛集市马兰农场成为历史。

  “过去的品种不耐旱,整个生育期得浇四五遍水。”马兰农场负责人武金燚说,“现在好了,有许多节水小麦品种供我们种植,农场周边近3万亩麦田都种上了节水小麦,这与政府的引导、扶持密不可分。”

  据了解,为加快节水小麦品种的推广速度,2014年以来,我省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集成配套技术的方式,逐步扩大节水小麦种植面积。

  近年来,我省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小麦节水品种培育和良种扩繁推广。对审定的节水小麦品种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在全省前10位的品种选育单位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2014至2017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9.39亿元,专项用于节水小麦品种的种植补助,调动了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植的积极性,促进了节水小麦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

  节水品种必须配套农艺节水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为此,我省大力开展以节水小麦品种为核心,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节水技术集成推广。针对冀中南高产麦区、冀北麦区、黑龙港流域麦区3个不同生产类型区,集成推广不同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冀中南高产麦区,集成推广窄行密植、播后镇压、浇好拔节水、增施磷钾肥等为重点的节水高产配套技术;冀北麦区,集成推广抢茬早播、精细播种、降低播量、浇关键水等为重点的节水丰产配套技术;黑龙港流域麦区,集成推广免耕少耕、机械沟播、化肥深施等为重点的高效管理节水稳产配套技术,确保了节水小麦品种优良种性的充分发挥。

  我省还在9个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市、区)设立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攻关田。省级每年安排200个节水小麦品种示范方,市级抓200个示范乡镇,县级抓1000个示范村。层层抓示范,带动周围麦田春季浇水减少到不超过两次,平均亩节水50立方米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开始,我省已累计推广节水小麦品种73个,推广面积2200万亩,地下水超采区节水小麦品种基本全覆盖。仅节水小麦一项,累计节水24.5亿立方米,占我省全部压采水目标的30%。

  节水、稳产、增效,节水小麦亩均效益增加100元以上

  今夏小麦收获季节,景县志清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志清满脸笑容。

  去年秋季,高志清动员合作社农民,把3000多亩地中的2200多亩拿来做节水小麦品种示范,今年夏收乡亲们尝到了甜头。

  “我们种的节水小麦品种,只浇一次水就够了,一亩能节水50立方米以上,产量还不低,再配上相应的栽培技术,节水节肥,合下来每亩能多赚120元至160元。”高志清说,农民切身感受到采用节水小麦品种带来的实惠后,纷纷表示今秋扩种节水小麦品种。

  采用节水小麦品种可以实现节水、稳产、增效。这不仅是志清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的体会。段玲玲介绍,省农业厅的相关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全省种植节水小麦项目区小麦产量稳中有升,部分地块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项目区因使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可节约种子、电费、人工等方面成本约95元,实现节水30%、节肥10%、节药15%以上。从近三年大范围推广种植的效果看,亩均经济效益增加100元以上。实践证明,通过品种改良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作物产量条件下,压减生育期灌溉用水量,节水小麦能实现节水和高产稳产相统一。

  农民尝到了“种植节水小麦既节水又不减产”的甜头,继续种植节水小麦愿望强烈,为今后长期大面积推广节水小麦良种奠定了基础。今年秋季,我省将再安排节水小麦种植面积530万亩以上。届时,全省节水小麦种植面积将超过270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80%。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节水小麦全覆盖。(记者 赵红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