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威县“金鸡帮扶”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调查

2018-06-22 22:12: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拍摄的德青源(威县)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 通讯员 刘新旺摄

  两年多前,一种崭新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在国家级贫困县威县开始探索——引进蛋鸡产业龙头企业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为资产,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将周边4个乡镇的4424名贫困群众全部变为企业的“特惠股东”,走出一条“金鸡帮扶”产业精准扶贫新路。

  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第一个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威县“金鸡帮扶”产业扶贫项目被推广到全国,在多个贫困县进行复制。

  “金鸡”进入发展壮大期

  威县固献乡杏园村的刘银国从来没想到,自家的脱贫致富会与产蛋鸡紧紧地绑在一起。

  近日,记者在德青源(威县)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门口见到了他。“一个多月前,德青源公司决定新增一个门岗,经村扶贫干部推荐,公司选了我。”面色黝黑的刘银国憨厚地笑着说。今年47岁的刘银国,爱人因小儿麻痹症离不开双拐,15岁的女儿身患脑瘫,一家三口靠他打零工艰难度日。“我家入股后已经连着两年分红了,在这里上班每月挣1800元还管饭,真想不到还有这种好事啊!”

  “‘金鸡帮扶’模式简单说就是国企融资建厂、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红、集体经济受益。”威县农投办主任孙书峰的话简洁明了,项目由威州现代农业投资公司融资2.5亿元建设,德青源公司配套生物资产和流动资金租赁运营15年,每年按照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支付租金,用于还本付息和给入股贫困户和贫困村分红等。再往后10年则采取按残值买断或降低租金续租的方式进行。项目满产后年产蛋5.5亿枚,将创造出上千个就业岗位,包括给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专设的爱心岗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年产10万吨的饲料厂已经封顶,7月即可竣工。“目前,项目还有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蛋鸡五区和六区等正在兴建中,最迟于年底前全部投产。”孙书峰笑着说,“附近村民种玉米不愁销路了。”

  在生态园蛋鸡一区仓库旁,一辆大货车正装满鸡蛋准备运往廊坊加工厂。“明年从本地运走的鸡蛋就能直接上市了。”威县德青源公司人资行政经理刘卫华说,公司已启动在威县投资4亿元建设蛋肉加工中心的项目,计划年底完工。

  “‘金鸡帮扶’其实是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的产业扶贫,从政府到企业、从贫困户到普通百姓都能直接或间接受益。目前,威县正在成为德青源公司华北大区的核心,不仅能为本地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还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刘卫华说。

  贫困村变身“金鸡小镇”

  与“金鸡”项目相隔不远,就是固献乡沙河王庄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是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元华说,借“金鸡”项目的光,村里这两年变化大了。“我们进行了城镇化改造,地都流转了,有劳动能力的人几乎都有买卖做或有班上,仅搞大车货运的就有上百人。”张元华说起来滔滔不绝,“不少人就近在德青源或宏博牧业公司上班,日子比过去滋润多了!”

  73岁的王计坤和老伴享受着低保,老两口都有些老年病需要常年按时吃药,前几年一直入不敷出。“去年两人有了1000元分红,回头还能翻一番;三亩地流转后每年有2800元左右的收入;村集体还给我落实了个公益岗位,每年还有600元。”王计坤连声称赞现在的政策好,“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田贵滏这几天一直在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挨家挨户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问卷调查。“村里脱贫攻坚的目标基本实现了,下一步要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他说,眼下正在酝酿争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的是给低保户和村集体增加一部分收益。同时,围绕发展壮大中的“金鸡”项目成立合作社,谋划发展养殖和服务业等,擦亮“金鸡小镇”的“金字招牌”。

  这只是“金鸡”项目直接带动的一个贫困村。事实上,以“金鸡”项目为典型的“以园聚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社带户”产业扶贫路径,已进一步复制升级到宏博白羽肉鸡、君乐宝奶牛养殖、生态梨果种植及冷链物流、根力多生物肥葡萄提升等4个项目,精准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孙书峰说:“到今年底,计划中的所有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将会辐射带动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一个新的巩固提升。”

  大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

  5月11日,在威县赵村镇,成方连片的麦苗还没有吐穗。镇长孙国福解开了记者的疑惑:“这里种的都是燕麦,是专门给君乐宝牧场养的牛吃的。”

  赵村镇是威县重点打造的君乐宝乳业园区的核心区,其中,第一牧场和第二牧场已相继启用,参照“金鸡”模式运作的第三牧场及乳品深加工项目下半年即可投产。项目覆盖6个乡镇175个村(65个贫困村)2117户、4567人,去年每人分红450元。

  中赵村25岁的张颜旭和身患残疾的父母一起生活。两年前他家的6亩地通过流转多了一笔稳定收入,去年他不仅入股分了红,还在第二牧场当上了清理工,每月收入2850元。“变化太大了,现在心情挺好的。”他腼腆地说。

  “君乐宝项目不仅能帮助当地贫困户稳定脱贫,更是个富民工程。”赵村镇党委书记岳朝轩介绍,这是一个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周边村民人人能从中受益,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

  “比如一产,全镇共有耕地6万多亩,现在已流转4万亩专门种燕麦或苜蓿,农民每亩能拿到900多元,比原来每亩只能拿200元左右的租金高出不少。”岳朝轩说,随着君乐宝项目相继投产,流转土地和就业岗位都将成倍增加,延伸出的配套服务业更是机会多多,肯定能溢出到周边乡镇。

  以“金鸡帮扶”模式为代表,威县扶贫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二是扶贫格局由“单打独斗”向“合力攻坚”转变;三是扶贫效果由“分散式个体增收”向“区域性整体脱贫”转变。县长商黎英告诉记者,有了龙头带动,不仅确保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还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记者 王永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