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上设群对骂,可以休矣

2018-06-11 23:25: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最近,“对骂群”突然爆红,有人戏称,在年轻人中,如果不加入个把对骂群,简直要被人当成火星居民对待了。

这些“对骂群”非常奇特,首先奇在名字非常怪异,比如宝马奥迪奔驰对骂群、香菜好吃与香菜难吃对骂群、熬夜早睡对骂群、拼多多淘宝京东对骂群、奶茶加不加珍珠对骂群等等,从这些群名就可以看出群里讨论的内容。而且,群名是随时会变的。比如,有人一开始加入的是“南方VS北方互喷群”,最后变成了“专一VS花心对喷群”,“王者荣耀和lol互骂群”会变成了“和谐社会,你我有责”。同一拨网友,换了个话题又马上重新开吵,刚才在群中亲密如战友,一会儿拔刀对骂如仇敌。有些对骂群,从巅峰到衰亡,甚至只用了一天。

对骂群的“起源”还要从今年的NBA总决赛说起,因为骑士与勇士的激战引发了两方球迷的对骂,粉丝们建立了一个对骂群,叫做“勇士骑士球迷互喷群”。但那只是球迷间的日常掐架,还不至于让人觉得突兀,但“对骂群”却让大部分的70后、60后几乎摸不着头脑。地域、性别、品牌、甚至是口味,这些表面看有对抗性的话题制造了骂点。当然,很多网友并不会将网络上的骂战当真,很多人骂战之后可以“一笑泯恩仇”。还有人开始在群里互骂,骂着骂着就加了好友,还有的人,骂着骂着就牵了手。据一个网友说,在他加入的一个群里,有三对骂友仅仅一下午就因为互骂竟然对上眼,擦出了火花,牵手成功了。这一切,让很多人看不懂,只能说一场盛大的互联网行为艺术正在开幕。

“对骂群”为什么这么火?有人分析,如今的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特别想找个发泄的口子,就像以前70后流行踢沙袋几脚泄泄火减轻压力一样。另外,如今微信群虽然多,一个人加入几十上百个的群也司空见怪,但是这些群很多不活跃,差不多是死群。“对骂群”的话题虽然低俗,但参与度高,实现了高互动频次的互联网社交,缓解了找不到话题的尴尬气氛,把死群救活。所以互骂群表面上是互相侮辱对骂,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发泄社交方式。

但无论出于怎样的理由,都不能否定“对骂群”行为本身无聊和不文明性质,原本,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都温文尔雅,甚至在微博等开放性的互联网平台上,也表现得有理有据。但为何在微信的对骂群中却一反常态?那些乌烟瘴气的谩骂、各种特殊“问候语”,都奔着下三路而去,其中色情、赌博等信息则进一步将其导向违法的灰色地带。正如不久前微信官方在封号、封群处理时所说:有部分以“××对骂群”为名的微信群内,存在谩骂、地域歧视等不文明行为甚至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相关行为不仅违反《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也影响到用户在微信群聊内的正常交流。对此,我们将根据用户投诉提交证据进行核实,如举报内容存在违规,将立即处理。

凡事都有个度,发泄不能无底线。所谓“有趣”的脏话即使让人解压,但也改变不了低俗无聊的本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