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打赢蓝天保卫战,如何再发力

2018-06-01 00:27:1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记者日前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深入石家庄、邯郸、保定、雄安新区等地,探访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和问题——

  打赢蓝天保卫战,如何再发力

  2017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65μg/m3,较2013年下降39.8%,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大气污染防治已经进入攻坚期。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5月22日至25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赴石家庄、邯郸、保定、雄安新区等地深入探访。

  找准治理重点,对污染源进行精准施治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采集的,近期监测数据有什么变化?”5月23日上午,检查组来到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楼顶观测平台,一边查看监测设备中的大气采集滤膜,一边和工作人员交谈。

  “从数据来看,PM2.5改善比较好,PM10绝对值仍然较高。”检查组成员建议,根据河北实际情况对PM10进行源解析,精准确定排放源头,对污染源进行精准施治。

  “虽然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省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仍然处于较差水平。”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坦言,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偏公路运输的交通结构,导致河北省污染物排放量依然严重超出环境容量。

  “结构性污染是河北省大气污染的主要矛盾。”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汇报时指出,河北省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3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煤炭3144万吨、水泥7057万吨、玻璃7173万重量箱、焦炭2087万吨。

  “河北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的落后产能已经全部淘汰,进一步去产能难度加大。”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河北省应立足于解决区域环境容量超载问题,进一步研究对于排放达标的企业,怎样以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去产能。

  “要根据河北省环境承载能力算一笔去产能精细账。”有专家建议,详细算算目前全省燃煤、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排放总量有多少,到底需要压到什么程度,能够保留多少产能。

  “应鼓励优势产能‘走出去’,河钢在塞尔维亚建厂就闯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检查组成员建议,把先进技术和设备带过去,既走了合作共赢的路子,还有利于本地去产能。

  “燃气采暖炉效果怎么样,取暖费增加了吗?”5月22日下午,检查组到石家庄市鹿泉区东辛庄村查看煤改气工程情况,在村民薛路敏家仔细了解情况。

  年近六旬的薛路敏麻利地在炉子上抹两下摊开手:以前掏炉灰都是我的事,身上、头上全都沾满灰,哪像现在这么干净过?“价格还不贵,4个月下来才花了不到1000元。”

  河北省大力度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工程,目前在全省农村,已经有327.8万户像薛路敏家一样,用上了清洁、快捷的天然气或电。据统计,“双代区”气代煤电代煤对取暖期PM2.5平均浓度改善的贡献率达到44%。

  “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关键是要保障气源和电力供应,保持合理价格,让老百姓有气和电用、用得起。”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测算今年河北省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天然气缺口22亿立方米,电力缺口730万千瓦,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河北气源保障和电力供应支持力度,出台气价、电价支持政策。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结构,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数据显示,河北省有重型载货车辆50.4万辆,境内高速公路年通行货运车辆近1.2亿辆次。

  “目前,京津冀区域特别是河北省公路运输仍占主导,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运力不足、运费偏高。”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建议,在铁路网规划和次序安排方面对京津冀区域进行统筹考虑,提高河北铁路运输比重。同时,积极推动公路、铁路、港口运输互联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从源头减少机动车运输污染排放。

  层层压实责任,向企业和基层延伸

  环保红线倒逼企业治污减排、转型升级。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裕华热电、欧意药业还是邯钢公司,各地的重点企业都主动提标改造,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大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但上热下冷、政热企冷问题仍然存在,仍有一些企业环保责任没有完全落实,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排直排、违法排污。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大代表杨勇峰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环保治理的支持政策,如出台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用电优惠、环保人员从业鼓励政策等,促进企业从“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转变。

  “从近两次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打击了一些企业的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武志永介绍,比如有些地区对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制造业也采取停限产措施;有些地区对安装和没有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的焦化企业,均采取相同的减排措施,不能够体现政府对于环保领先企业的鼓励政策。武志永代表建议,环保、工信、发改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及目前减排措施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行业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措施。

  “县以下环境执法、监测力量薄弱问题依然存在,与当前日益繁重的执法监管任务不相适应。”杨勇峰代表调研发现,乡镇环保执法监管力量薄弱,人员少、装备差、队伍参差不齐,特别是环保专业人员少,对环保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不同程度存在监管不规范、执法不到位等问题。

  石家庄市人大代表李晓华建议:“从队伍建设、人员能力、体制机制、装备保证、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基层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问题。”

  规划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一些城市在产业布局上,工业企业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也加重了城区环境污染。”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坦言,比如唐山、邯郸“城中有钢”,石家庄“煤电围城”,邢台“重化围城”等问题突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已经进入攻坚期。”有关专家认为,大气污染治理需要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向标本兼治、源头治理,逐步走向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治理轨道。

  “要加强污染防治顶层设计,坚决不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书彬说,对区域产业规划、能源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进行统筹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政策应与区域大气容量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与分工体系。

  “现有的部分标准和制度滞后于现实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河北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的“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但由于标准不具体、不明晰,各地在企业认定和把握上标准不一。

  “应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一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邢书彬代表建议,如探索构建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区域性污染源识别工作,建立大气环境质量、企业环境信息等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等。

  “大气复合污染具有复杂性,需要全方位的科学支撑。”有专家建议,成立区域大气环境科学中心,为区域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比如建立动态污染源数据库、大气扩散模型等。

  杨勇峰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不能及时知晓或全面理解最新的国家环保法规、政策要求,以至于环保措施不能及时准确跟上国家及地方的最新要求,影响了以企业为主体主动治理污染的效果。

  在高校工作的省人大代表马仁会也发现,高校法律教育特别是环境法教育仍然欠缺,即便在资源与环境学院都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法教育课,这方面法律的普及教育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切实提高公众尤其是污染企业法律意识,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专家建议。(记者周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