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当大数据遇上大货车司机
2018-05-22 22:20: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5月18日至21日,2018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河北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22家企业机构、2000多位嘉宾相聚廊坊,共享时代新机遇,共话合作新愿景,共赢美好新未来。中工服工惠驿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陈伟在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网专访,围绕大数据如何服务大货车司机群体发表了精彩观点。
大货车司机群体需要工会的关怀
新华网:我们了解到,“工惠驿家”把关注点放在了大货司机这个群体,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创立的初衷。
陈伟:全国总工会应相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网上工会建设的思路。这个时候,润泽科技的董事长周超男表示,项目由她们来做。她提出,网上工会建设需要关注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大货车司机。我国大约有三千万大货车司机,这是业内认可的数字。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而且他们极度渴望有个关爱他们的温暖组织。
于是,这个项目从2016年开始筹建,陆陆续续不少伙伴开始参与,开展相关策划,不断调研研究,逐步形成目前的成果。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浩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民心工程。
多方面的有机整合是项目的最大创新
新华网:这个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
陈伟:这个项目的实现,只有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才能解决,这和这个群体所在的行业有关,和这个群体本身的职业特征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我们在2017年开展了全面、深入调研,形成相关报告,并和全国总工会以及交通部等部门的调研形成有机结合。
这个调研到现在仍在继续,我们是边服务边调研。我们的调研人员和货车司机们交朋友、谈心,收集一线数据和需求,有不少司机师傅被我们的行动感动得热泪盈眶。所以,“工惠驿家”这个项目把组织的关爱、市场的力量、互联网的特点以及大数据的价值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创新。
四位一体全方位服务大货车司机群体
新华网:具体来说,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出了哪些举措来惠及大货车司机群体?
陈伟:谈到项目的主要运作方式,可以说是线上线下结合,类似O2O模式。线上第一个是APP,这款手机应用软件我们把它称为“装在口袋里的家”;第二个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工具,可以方便沟通交流;第三个就是车载终端“大卡宝”,可以把人、车、货、路四方面的的数据采集起来;第四个就是工惠驿站,这是最重要的载体,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汇点。利用这些手段和渠道,我们把相关政策的关爱、帮扶的资源和全社会的救助和支持,通过线上的信息整合、线下的组织匹配,实现和受众群体的无缝对接。
既然是帮扶,那就要着力于这个群体最直接的需求。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把各种关爱和福利联合起来推广,让这个群体享受到一系列的支持和服务。比如说油费,这是司机运营过程中最重要成本,可以让他们享受油费的优惠。加入“工惠驿家”很简单,还可以回到原籍加入工会组织,以工会会员的身份加入“工惠驿家”来获得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