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雄安: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

2018-05-17 23:06: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日前公布,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揭开面纱。如何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新区城乡空间如何布局?河北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

 

  记者:如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

  杨保军:国土空间格局是新区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框架。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

  生态优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新区自然特征,将新区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淀、水系疏浚等生态修复治理,强化对白洋淀湖泊湿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态空间的保护,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绿色发展。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建设,不断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突出节约集约,促进城乡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

  科学管控。统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水利防洪、森林城市等专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现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先期划定以白洋淀核心区为主的生态保护红线,远期结合森林斑块和生态廊道建设逐步扩大;严保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占新区总面积18%左右。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划定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实行战略留白,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记者:未来新区城乡空间格局广受瞩目,“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新区城乡空间布局如何形成?

  杨保军:城乡空间格局是新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结构。规划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新区城乡空间布局。

  “一主、五辅”是新区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主要布局在白洋淀北部,规划在城市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形成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也是新区中期发展区的主要构成部分。

  “一主”即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按组团式布局,先行启动建设。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采用现代信息、环保技术,建成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市。

  “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寨里、昝岗五个外围城市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

  “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是新区实现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在新区内相对均衡分散布局,形成点状布局形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现有乡镇为重点,综合建设基础、历史和资源特色、区位条件以及新区功能定位,培育若干特色小城镇,建设成为雄安新区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及定制化特色产业的功能节点。划定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推进新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保持自然风光、田园风貌,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规划建设特色村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治理有效、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记者 张伟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