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刘洪吉:电力检修行业的“特种兵”

2018-05-02 22:25:4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刘洪吉在带电更换间隔棒。肖 璐摄

  今年32岁的刘洪吉是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在河北南部电网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检修作业近8年。

  这些年来,无论是处于崇山峻岭,还是在广袤平原,抑或在风力强劲的沿海,他都是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输电线路上穿梭行走,护卫着河北南网7000多公里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确保国家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能源大通道的畅通。

  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河北最美青工、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多项荣誉加身的刘洪吉,今年又获得一枚沉甸甸的奖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作业,需要极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高超的技能

  身穿银白色屏蔽服,坐上绝缘吊篮,全身只有脸部暴露在外的刘洪吉,在工友帮助下一点点靠近500千伏的输电线路。伸出手,迅速握住带电的导线,伴随着一阵“噼啪”的电流声,他眼前闪现出一道强电流拉出的金色电弧。

  电流迅速通过屏蔽服传导,尽管屏蔽服内穿着阻燃内衣,刘洪吉还是感到脸上的汗毛在电场作用下根根竖起,好像粘上了一层蜘蛛网。

  在500千伏至1000千伏强电场环境中带电检修,是刘洪吉工作的常态。他所在的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带电作业班,负责河北南部电网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及应急抢修,确保7053.257公里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屏蔽服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将电流导出保护人体,但在操作中稍有不慎,屏蔽手套就会被强电流击穿;在导线上带电检修,身体会有电流通过,一旦通过的电流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危及生命安全。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来,就不会有事。”相比危险,刘洪吉更愿意和笔者聊的,是那份对工作的热爱。

  在悬空的导线上轻松自如地穿梭行走,是刘洪吉中学时代的梦想。

  上学路上,他经常看到电力工人爬塔走线的场景。在一次次仰望中,热爱的种子悄然埋在心中。上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输配电专业,2010年大学毕业后,成为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一名高压带电检修工。

  超、特高压线路是国家电网中的骨干网架,输送电能的距离远、容量大,再加上电网运行方式复杂,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就很难进行停电检修。而带电作业,需要作业人员有极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高超的技能。因此,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电力检修行业的“特种兵”。

  刘洪吉是这些“特种兵”中的佼佼者。凭借勤奋好学、努力实践,一年后他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超高压输电线路专业技术骨干。

  刘洪吉仍然记得第一次爬塔时的惨样。60米高的塔,爬上去中途休息了三次。

  面对困难,刘洪吉“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线路工人”的目标没有动摇。

  在电力行业,参加技能大赛既是个人专业能力的证明,也能在磨练中快速提升技能水平。

  2012年,刘洪吉主动请战,参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输电线路带电比武技能大赛。这是一场残酷的比赛,各省选手都是万里挑一,代表了全国最先进的带电作业技术。

  白天练习操作,晚上学习理论知识,经过赛前7个月的磨练,他获得全国个人赛第七名的好成绩,获得“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60米的高塔,7分钟内爬上去,再移动到作业位置、更换单片绝缘子,如今,他的动作一气呵成。

  爬塔是什么感觉?他说,在30多层高的楼外装上梯子,直线攀登应该和登塔近似。

  如今,充分了解输电带电作业的苦和累、危险和孤独的刘洪吉,在超高压线路上带电检修时已得心应手。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两年多完成创新成果40余项,其中8项获得国家专利

  2014年6月,500千伏柏集线急需更换大量零值绝缘子。柏集线导线张力大,绝缘子吨位大,更换过程存在很大困难,刘洪吉主动请缨。在500千伏强电场环境中,刘洪吉像钉子一样在导线上足足钉了两个多小时。气温接近40℃,4片零值绝缘子全部更换完毕后,他爬下铁塔,手套一倒,汗水就流了出来。之后,他与班长建议更换作业工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剩余绝缘子更换的时间减少三分之二。

  “拿着工具发呆,看着铁塔出神,不停琢磨事儿。”工友们说他是“用脑子干活”。

  在检修中,他发现防污绝缘子上的R销没有专用工具拔取,经过数十次试验改良,他制作出500千伏防污绝缘子装拆工具,使更换绝缘子的作业效率提升三分之一。

  2015年,检修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刘洪吉创新的劲头更足了。500千伏同塔双回沧骅线V串进电场方式、500千伏清保线引流线吊篮进电场作业方式均为河北南网超高压线路首创,参与研发的输电线路带电零值检测机器手申报了国家专利……工作室成立两年多来,共完成创新成果40余项,其中8项获得国家专利。

  为调整能源结构,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提速。2016年12月,蒙西-保定-天津南特高压工程正式投运,河北南网首次迎来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截至今年2月,河北南网运维的特高压线路总长度为1541.998公里。

  如今,河北南网全年的电量,一半以上都通过超、特高压电网输送。按照规划,到2020年,河北南网特高压电网跨区跨省受电能力将达到1400万千瓦以上。

  随着特高压电网快速延伸,为能源大通道保驾护航,刘洪吉将更加努力。

  记者手记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入职仅一年,就成为超高压输电线路专业技术骨干;入职两年,就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成立创新工作室,两年多完成创新成果40余项……三十出头的刘洪吉,身后留下的是奋斗的足迹。

  没有一项技能是天生就会的。从师傅带着巡线到独自在崇山峻岭巡视,从最初搞不清线路缺陷描述到最后自己登塔、走线检查,刘洪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靠的是勤奋好学和努力实践。

  有人问他:“学习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吃这么多苦干个线路工人值得吗?”刘洪吉肯定地说:“当然值!”因为他有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再苦再累都值得。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一名年轻职工,刘洪吉爱岗敬业、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为守护能源大通道的安全默默奉献,创造着一名工人的最大价值。(记者 段丽茜 通讯员 邹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