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快看!石家庄2018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出炉

2018-04-28 23:01:3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依然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主城区招生时间表和咨询电话公布

特别提醒的是,2018年孩子上学,家长无需再开《无房证明》

近日,石家庄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部署要求,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今年(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原则,并公布主城区招生时间表和咨询电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孩子入学,家长无需再东奔西走开具《无房证明》了。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总要求

1.石家庄市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全部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同期同步招生。

2.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适龄儿童需年满6周岁,即2012年8月31日之前出生。

3.公办学校招收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依据各县(市)、区教育局划定的招生片区,免试就近入学;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规调剂外,公办学校不得招收片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4.民办学校按照石家庄市统一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在免试原则下实施自主招生,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切实遵守招生纪律。

依然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条件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不符合该条件的,均由县(市)、区教育局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

那么,学校的招生片区是如何划定的呢?

学校招生片区是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区域适龄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学校布局、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片区范围、新建小区、插建小区、廉(公)租房等情况后,按照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定的。片区划定后形成区域性的义务教育“招生地图”。石市教育局将于6月初,汇总市内五区教育局划定的义务教育“招生地图”、各学校招生咨询电话、各区招生举报电话并统一向社会公布,请学生家长及时关注。

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咋报名

1.主城区公办小学、初中采取登记入学方式。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持身份证明、家庭户籍证明、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证件、儿童出生证明、儿童预防接种卡等有关材料,到片区所属学校或区教育局指定的地点登记办理相关手续。

2.其他县(市)、区报名入学方式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小学采取登记入学,小升初可结合农村学区实际,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小学对口直升项目初中。

3.因家庭住址迁移等原因,需跨县(区)升入公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由相关县(市)、区教育局查验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户口簿、符合条件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以及《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跨县(区)转学手续,由转入县(市)、区教育局安排入学。跨县(区)选择到民办初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无需办理上述手续。

4.特别提醒:主城区内因义务教育招生需要开具《无房证明》的,一律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房产管理部门统一核查,学生家长无需到房产交易大厅自行办理。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带啥证明

(一)凡户籍不在主城区的适龄儿童(户籍在新三区的除外),随务工(或经商)父母在主城区居住并在主城区公办小学入学的,须登录市教育局网站(http://www.sjy.net.cn/),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报名或扫描二维码下载“阳光招生”手机客户端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6月4日—6月15日每天7:00—21:00;需升入主城区公办初中的,按照统一招生时间安排到各区教育局指定地点报名。随迁子女在石市公办学校入学,其父母须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居住证:父母双方及随迁子女于入学当年5月31日前在居住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

2.户口证明:父母双方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以及与随迁子女家庭原籍户口簿。

3.住房证明:与《居住证》登记住址一致的住房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购房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

4.务工或经商证明:父母双方与石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由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务工或经商证明应在随迁子女入学当年的5月31日前取得。

5.儿童预防接种证(仅小学入学时提供)。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将进一步规范对随迁子女入学材料的审查,严格审核“五证”,坚持程序规范,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予办理入学登记。

(二)若随迁子女父母一方为外县(市)、区户籍,另一方为本地户籍,该随迁子女入学时,同样须提供上述“五证”。其中,本地户籍一方无需提供《居住证》和务工或经商证明。

如果适龄儿童的父母双方均为本地户籍,但该儿童为外地户籍,其入学时除提供家庭户口、住房等证件外,还须提供该适龄儿童在石市办理的《居住证》。

(三)考虑到长期在主城区居住的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等“新三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于“人户分离”原因,并不完全适用于划片招生政策这一现实问题,为充分保障这部分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权利,今年的招生文件继续规定:户籍在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等“新三区”,并在主城区稳定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须提供父母在主城区购房并实际居住的相关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后,由实际住址所在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

这些报名入学事项仔细看

1.为有效抑制“学区房”炒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合法常住固定住所的有关要求,适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应保持家庭实际住址相对稳定,每处住址原则上小学每6年、初中每3年只能安排一个家庭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可依据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例如,孩子的母亲是独生女,符合上述条件后,这名孩子可依据其外祖父母的房产就近入学。

3.针对军人家庭存在的特殊情况,石市招生文件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现役军人,另一方及该适龄儿童、少年符合“房户一致”情况的,可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4.如果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应提供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但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不得以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而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5.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由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提供拆迁协议、现实际居住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原则上由现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

6.居住在无配套教育设施的新建小区、插建小区、扩建小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由住址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

主城区招生时间安排请记准了

6月4日—15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小学的登录“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或下载“阳光招生”手机客户端进行报名。

6月25日—27日,小升初跨县(区)转学学生到相关县(市)、区教育局指定地点办理转学手续,同时办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报名手续。

7月20日前完成本地户籍小学招生工作。

8月1日前完成初中招生工作。

8月7日-8日,各区教育局处理招生遗留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入学分配结果查询时间及验证时间由各区自主确定,具体详见“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和“阳光招生”手机客户端。

9月1日,正式开学。

这些地址看清楚

主城区办理小升初跨县(区)转学手续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报名地址:

长安区:和平东路小学(和平东路与谈中街交叉口南行80米路西)

桥西区:城角街小学(裕华西路与西二环交叉口北行60米路东)

新华区:新华区教育局院内(西焦北路18号,友谊北大街与新华路交叉口北行200米路西)

非新华区小学毕业生转入新华区就读初中实行网上报名,具体详询新华区教育局:87832435

裕华区:南王小学(塔南路与建华大街交叉口东行200米路北)

高新区:54中西校区(天山大街与湘江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还有不明白的打电话

石市教育局及市内五区教育局招生咨询电话:

石家庄市教育局:86036697

长安区教育局:85995837

桥西区教育局:89653016

新华区教育局:87832435

裕华区教育局:86578978

高新区社会发展局:66571698

(首席记者安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