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培训+服务 让河北家政品牌更亮

2018-04-26 22:54:0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日前举行的省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大赛决赛中,273名家政服务员现场展示家政服务的“技术含量”——

  培训+服务 让河北家政品牌更亮

 

 

 

  河北省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大赛决赛现场。省妇联供图

  随着二孩时代到来和社会老龄化加剧,我国普通家庭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公认的“朝阳行业”,我省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让这一朝阳行业成为广大妇女致富的“金饭碗”?记者进行了走访。

  从业人员年轻化 职业分工精细化

  参加省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大赛决赛的273名选手,是从全省近2000名家政服务员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平均年龄41.23岁,最小的仅19岁。从业人员年轻化,是此次大赛反映出的一个鲜明特点。

  “过去,我省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以中老年妇女群体为主,年龄大都在45岁—60岁之间,60岁以上的也不少见。但近几年,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目前30岁—50岁之间的是市场上的主力军。”河北吉米家政董事长韩吉山告诉记者。

  从业人员年轻化,根源在于近年来我省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省家政服务消费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二孩政策放开,再加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家政服务的需求必然会增加。”韩吉山说,需求增加,刺激了家政行业收入快速增长,同时,人们对家政的认识也有了明显变化,从过去认为是“伺候人的活儿”,到现在更理性地以一种“职业眼光”来看待,这些因素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家政行业。

  家政服务业的分工正在逐步细化,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变化。“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推动家政服务趋向多样化、专业化。”韩吉山介绍,当前,家政服务内容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20多个领域200多个服务项目。传统的简单劳务型家政服务如保洁、搬家等项目不断细分,知识技能型家政服务如育婴师、护理等更加专业化,专家管理型家政服务如理财、管家等快速发展。目前,初级型服务在我省已经比较成熟,中级型服务需求量大,但经验丰富的月嫂、育婴师等供不应求,高级型服务主要面向高收入家庭,需求已经出现,但市场能提供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稀少。

  培训质量再提升 服务标准需统一

  日前,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 69.4%的受访者认为家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61.4%的受访者希望尽快制定家政行业统一标准。

  据统计,目前我省家政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三成。唐山巾帼家政服务公司的一个北京“双博士”家庭客户,曾因“保姆不会讲普通话”先后调换了11名育婴师。而因为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该公司两名家政员顺利完成了6份涉外家政服务订单,月收入均超万元。

  “过去我省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近两年,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已经占绝大多数,专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也逐步增加,此次大赛中,还有本科生来参加,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不过,韩吉山也坦言,家政毕竟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行业,他希望,随着职业分工不断细化,“大杂烩”“速成式”的职业培训也能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近年来,我省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行业就业创业,对创业人员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从2014年起,在各市建设省级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对各基地给予50万至1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家政培训不能‘一刀切’,为满足不同家庭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相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对从业人员服务理念、礼仪、技能等进行综合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进行持续地阶梯式培训。”省妇联主席贾玉英建议,政府要对家政企业培养中高级服务人员的持续培训加大扶持力度,可以鼓励大型家政企业开办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研究中心,形成家政行业产学研新模式。

  此外,针对家政服务业标准缺失问题,韩吉山认为,我省需加快制定统一规范、门类齐全的家政服务业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

  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已在先行先试。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家庭服务部部长刘艳聪透露,今年,该中心计划以母婴护理为试点,制定母婴护理领域的授课标准,并按标准对母婴护理师资进行系统培训,以引导家政行业师资队伍规范化发展。

  拓展京津市场 擦亮河北家政品牌

  抚触、喂奶、与宝宝游戏……在比赛现场,35岁的戈娜淡定自若、动作娴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攀谈中记者得知,戈娜来自阜城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已从事家政工作3年多,“随着自身技能不断提升,经验越来越丰富,我陆续接到一些北京的工作订单,收入也翻了番。”

  “京津地区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量比较庞大,经过系统培训的家政服务员尤其紧俏。”刘艳聪说,京津有需求,河北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实现双赢,近两年我省家政服务正向京津市场拓展。

  2015年,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启动运营,三地家庭服务业协会共同认定30余家机构作为北京市家政服务员定点输送基地,为三地人员流动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举办京津冀家庭服务对接洽谈会,为供需双方提供零距离对接平台,两年向京津输送家政服务员3000余人次,我省部分培训机构还与京津企业签订了定向输送协议,进行长期合作。

  刘艳聪认为,要满足京津客户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我省家政公司一方面要主动对接京津品牌家政公司,借鉴其在家政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对接两市家政行业执业标准,组织开展规范化、多层次的岗前和在职培训,特别是开展订单式培养。

  “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培训的70名‘燕赵金管家’,90%以上输送到京津高端家庭就业,培训的700多名‘燕赵金围裙’,60%以上输送到京津,得到市场好评不断。”刘艳聪说,未来,这样的高端服务人才培训还将继续。

  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省妇联希望在推动巾帼家政服务业发展中有更大作为。贾玉英介绍,目前,“巾帼家政进乡村”大型宣讲活动正在各地开展,有助于提升妇女对家政服务业的认知度,同时,全力打造“河北福嫂”家政品牌,依托家政行业协会、巾帼家政示范基地等,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的岗前和在职培训、女性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帮助从业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今年全省计划培训妇女2万人次,向京津地区输送“河北福嫂”6000人次。

  如今,靠着一双巧手,在老家盖了新房、买了汽车的戈娜有了新打算,“我觉得干家政大有可为,今年我计划主攻母婴营养方向,努力让自己的技能既广又专。同时争取带动更多姐妹走出来,捧起致富的‘金饭碗’。”(记者 刘荣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