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开新篇

2018-04-25 21:17:5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努力打造智能新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雄安也是一座未来之城。

 

  “建设信息智能新区,既是规划落实‘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的题中之义,也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一张白纸’的起点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面对“大城市病”,雄安新区肩负着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大使命。作为一个颇具历史气魄和前瞻眼光的“中国方案”,雄安新区将成为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样板。

  虚实结合的共生城市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什么是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就是在钢筋水泥的实体城市基础上,形成‘比特’构建的数字虚拟城市,实现城市各类要素的数字化、可视化呈现与调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

  根据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将充分引入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智能化应用服务。

  全面部署感知设施系统。未来雄安新区的建筑、道路、桥梁、停车场、信号灯乃至灯杆、井盖、垃圾桶都是智能的,它们有自己的身份证,构建时时处处能够感知、万物互联、信息相通的智能城市体系,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快速响应处理。城市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将真正实现,整个新区的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将大于90%。

  建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雄安新区的地上地下全通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将全面构建。5G网络将在雄安新区全面覆盖,实现千兆宽带入户,万兆宽带入企。

  大数据得到充分运用。依托大数据,新区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将成为“城市大脑”,它具有深度学习、自我决策、自我优化能力,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制定最优方案,实现科学决策。

  当前,多数城市的治理决策缺乏足够准确的数据支撑,导致城市问题频现,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学校医院分布不均衡,交通信号灯设计不科学等。而雄安新区则可通过大数据的汇聚、分析,了解城市运行状态和问题,预测未来的趋势,既能防患未然,又能良性引导。

  “打造智能新区不是机械地对城市和人进行智能化管控,而是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带动智能化治理、服务,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便捷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刘多说。

  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

  根据规划纲要,新区将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道路网、信息网和能源网“三网合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构建全息泛在互联的感知系统,重点加强环境信息、路面状况信息、交通流信息等感知设施装备的布设,实现道路网中各要素的全息感知,并依托全覆盖的通信网络实现泛在互联。

  智能是创新城市交通的技术支撑。未来,在雄安新区,车很智能,路更智能,车辆超视距感知、全程绿波通行、多车协同编队、智能泊车引导、公共智能驾驶服务、无人化物流配送将走进人们的生活。

  “智能共享汽车将成为未来雄安新区智慧出行体系的主导,它能极大减少交通驾驶事故,提升交通出行效率,降低车辆排放污染,增加出行便利条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杜恒说,“雄安新区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高效、节能、舒适的共享出行新典范。”

  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打造智能运行、层次丰富的公共交通。公交系统分快线、干线与支线组织。同时,还将发展需求响应型的无人驾驶定制化公共交通系统,采用乘坐10人左右的智能驾驶车辆,智能生成线路,动态响应需求,为人们提供“门到门”服务。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方式的比例大于80%,公交枢纽换乘时间少于5分钟,组团内平均通勤时间单程少于15分钟……“便捷和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将给人们带来媲美私人小汽车的出行体验,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私人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意愿,避免形成交通拥堵这一‘大城市病’。”杜恒说。

  在雄安新区,人们将享受到这样的智能交通服务:出门前,打开手机应用,各种路线选择、出行方式组合便展现在眼前,去目的地花费的时间、消耗的卡路里等都会计算出来。通过手机应用可以完成各类交通服务的预约与定制,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应用,一键下单、一键支付,便可完成“指尖上的出行”。

  在交通管控上,雄安新区将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协同管控系统,探索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采用交叉口通行权智能分配,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结合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通过高速铁路网,20分钟可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

  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把城市还给人。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下,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将朝着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以触手可及的智能应用,丰富百姓数字生活,推动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

  “未来全域部署的多功能信息杆柱,具有照明路灯、WiFi设施和5G基站、视频监控、充电桩、环境监测、应急信息发布屏、紧急事件呼叫按钮等多种用途,人们可以上网、取电、紧急求助。政府和公共机构可以利用它发布信息,全面保障人们出行安全,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刘多介绍。

  雄安新区还将建设以人为本、全时空服务的智能社区。所有政务服务将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理,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主动推送、便捷获取。每个在雄安居住或工作的人都拥有一个高度安全、强隐私保护、不可篡改的数据账户,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之初就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我们在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了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产生的各种需求,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同步。新区将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说。

  社区—邻里—街坊的社区服务体系使雄安新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商场、便民市场步行10分钟可达,到幼儿园、便利店、卫生服务站等场所步行只需5分钟。

  根据规划纲要,到本世纪中叶,雄安新区将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雄安,已走在全球城市建设探索的前沿。

  “一张蓝图绘到底,脚踏实地接续干。”雄安新区一定会书写未来城市新篇章,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记者 徐运平 张志锋 杨 柳 赵展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