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创新电子政务 共享数字精彩

2018-04-23 23:38: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创新电子政务 共享数字精彩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作主旨发言。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作主旨发言。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人民网福州4月23日电(记者 燕帅 宋心蕊)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论坛“电子政务:协同 优化 创新”今天上午在福州举行,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出席论坛并作题为《创新电子政务 共享数字精彩》的主旨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重回“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称的福建,与大家共同畅想二十一世纪“数字中国”的壮美前景。18年前,“数字福建”由此启航,习总书记早在2000年就提出“数字福建”这个超前全新的概念。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福建人民所享有的这份福气正在向中国的每一处角落蔓延、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是这张蓝图不可或缺的描摹。多年来,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网上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人民网拥有较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在电子商务、云服务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合作基础。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电子政务,从创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始,到成立国内最早的网上舆情研究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再到搭建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上下求索十余载。我们也成为了数字中国的一分子。从电子政务角度来看,我认为“数字中国”有以下几个特色。

  数字中国是智慧中国。“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各级党政机关积极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不断开辟服务群众新途径,目前全国政府网站运行总数近3.2万家;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 “两微一端”政务账号总数超过33.6万个。很多城市政府部门还开发了移动政务客户端,整合第三方可信的便民服务资源,提供社保、医疗、出入境和纳税缴费等各类服务,实现便民服务全聚合,使政务服务越发智能。

  数字中国是开放中国。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行政体系越来越开放、透明,不仅让老百姓对政府的账目越来越清楚,消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而且便于老百姓了解政策、法律、法规,大大提升了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就在上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政府公报工作的通知》,将建立政府公报数据库,并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查阅利用政策文件提供便利。

  数字中国是民心中国。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很多中央与地方主流媒体都搭建了便于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交流的网上平台。人民网不断加大对“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建设投入。创办12年来,已有60位省委书记省长、2400多位市县“一把手”通过留言板公开回复网民留言,累计解决的问题数量已经超过91万,被誉为干群连心桥、百姓诉求直通车,让老百姓少了堵心事,多了开心事,密切了网上网下的干群关系,为搭好民心桥、画好同心圆提供了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

  数字中国是多彩中国。今天,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上了网,每周人均上网时长达26.5小时,虽然低于人们睡眠的时长,但已超过了人们用餐的时长。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随之在网络上留下一道道绚丽的曲线。通过对这些数据曲线的分析,各级政府部门能够更加及时、详细、动态地把握社会生活状况,开展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利用这些数据也可以更加客观、准确、详实地展示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去年年底,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通知》,用两年的时间,让各试点地区电子政务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福建也位列其中。面向建设“数字中国“的崭新目标,让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百姓。

  顺应移动化趋势,让电子政务更便民。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移动政务服务迅猛发展,以政务移动客户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为典型代表,在提升政务服务均等化、创新政务服务管理模式、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舆情等方面都显现出优势。顺应这一趋势,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发展为横跨台式终端与移动端、“两微一端”全覆盖的平台。我们正在不断思考,如何在最具温度的媒介上,帮助各级党政机构做好新时代的电子政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方便快捷的贴心服务。

  顺应视频化趋势,让电子政务更透明。近年来,人民网一直重视视频化发展趋势,在今年两会前,我们还上线了“人民视频”客户端,投资了梨视频客户端。人类亘古以来的交流多是“可视化”的,是各个感官全方位、同步接收信息。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视频化的应用,比如,很多省市设立了网上问政直播,领导干部通过视频的方式实时回应网民的问题,不仅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被传播与记录,这需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公共表达能力,也督促主流媒体提供更加便于这种交流的平台。

  顺应数据化趋势,让电子政务更精准。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各级政府政务决策更加科学而精准,拍脑袋的事情越来越少。但是最近,美国脸谱社交平台泄露用户数据,遭到第三方公司滥用的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这个事情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大数据很有用、很重要,但放在哪里、被谁使用、如何保护用户隐私、用来做什么等问题更值得思考。为此,人民网提出党管数据的口号,致力于提供大数据存储平台、应用工具、决策分析等,不断提升大数据应用的专业性、公益性和安全性,帮助各级党政机关用好大数据,不断提升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

  顺应智能化趋势,让电子政务更聪明。高效是各行各业的追求。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对政务服务的期望值持续提升。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电子政务注入智能化因素是大势所趋。人民网在多次重大报道中已经尝试使用智能应答等技术,“地方领导留言板”也逐渐增加了一些智能选项,预期未来党政部门将借助智能手段从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给网民更快更好的服务体验。

  为了推进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数字中国的建设,人民网愿意与各界朋友在各层次、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创造数字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