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轮椅冰壶运动员回沧授艺

2018-04-09 22:46: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我宣布,王文良和王智军的比赛,王文良获胜。”4月3日上午,沧州市运河区阳光残疾人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国家轮椅冰壶队队员黄成成、于新越来到现场与残疾人朋友分享奋斗经历,并现场模拟冰壶比赛,让20余位残友过了一把“冬奥瘾”。

加倍付出,替补终成主力队员

在阳光残疾人服务中心,黄成成和于新越一到场便被残友们团团围住,“快说说,你们是怎么成为运动员的啊?”30岁的黄成成说,他来自泊头市郝村镇黄庄村,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无力,走路要拄拐。因身体素质好,2004年被选入省残疾人体育队。黄成成起初练铅球、铁饼、标枪等田径项目,曾获全国残疾人锦标赛冠军、全运会亚军。2015年,他被省残联推荐到省轮椅冰壶队。

“我到冰壶队报到时,队友们已经练了一年了。要想赶超别人,只能加倍努力。”黄成成向残友们介绍,坐在轮椅上,下半身血液循环缓慢。在约-6℃的冰壶训练场训练,1小时后身体就被冻得发僵,“贴暖宝都不管用,训练结束时下肢已被冻得没知觉了。”即便如此,队员们每天仍坚持训练七八个小时,不服输的黄成成还时常在晚上加训。

不训练时,黄成成每天摇轮椅30多公里练力量,研究比赛视频,总结战术、技巧。他说练习冰壶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力量的把控,之前练习的项目都要求有爆发力,但冰壶恰恰相反,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小力”。苦练一年,黄成成终于从替补变成主力,助河北轮椅冰壶队在2016年全国残疾人冰壶锦标赛中斩获亚军。

积极备战,期待北京冬奥会

27岁的于新越是南皮县冯家口镇小满庄村人,他16岁时因车祸双腿截肢。“我消沉过一段时间,但看到2008年残奥会比赛时,我被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新越说,从小热爱运动的他萌生了逐梦赛场的想法,三次参加河北省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失利,2014年经残疾人运动员引荐,进了北京轮椅冰壶队。

于新越说,轮椅冰壶比赛中,冰壶、场地和比赛规则与普通冰壶比赛相同。但轮椅冰壶不允许使用冰壶刷,无法人为延长冰壶运行距离或使冰壶走弧线,所以要求运动员动作“一次成”。而且运动员坐在轮椅上用手杖推掷冰壶,力道、角度都要更精准。于新越和队友们在2015年全国残运会上获轮椅冰壶冠军。

黄成成和于新越,是2017年7月一同入选国家轮椅冰壶队的,俩人是沧州老乡,块头又较大,大家便称呼他俩为“大胖”和“小胖”。“在北京训练了半年,锤炼冰上技术、听心理课、模拟实战……很苦,但那些日子像是闪着光。”黄成成说,虽然俩人最终未能入围平昌冬奥会出场名单,但他们毫不气馁,目标是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为国争光。

20余位残友过了把“冬奥瘾”

现场,黄成成和于新越给20余位残友演示并讲解了冰壶的比赛规则,大家摩拳擦掌,踊跃上场比试。28岁残友王智军轻松拿下一局,他笑着说,自己平时爱打台球,所以出手比较有准儿。“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冰壶比赛,今天有职业运动员给咱当教练,过了把瘾,很高兴!”王智军说。

“听了两位运动员的奋斗经历,我倍受鼓舞,我为他们感到骄傲。”25岁残友王文良说,他衷心地希望两位轮椅冰壶队员能创造更好的成绩,为国争光。在阳光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的闫树靖说,此次活动是省、市肢残人协会发起的“助力冬奥 享受运动”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春节前沧州的残友们还组织了滑雪运动,目的就是让残疾人朋友动起来,笑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