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即将完工

2020-10-30 09:36:0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即将完工,并将于11月底迎来国家跳台滑雪队驻训备战——建设“硬核”基地,打造温馨之“家”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赛道部分三期建完后的效果图。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10月27日,无人机拍摄的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赛道,绿色的仿真草皮很是显眼。河北日报通讯员 黄 艳摄

  从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保定市涞源县城区出发,沿着白石山大街往南,驱车大约10分钟,就进入了七山滑雪度假区。沿着一段新修的公路再往上走几百米,就是建设中的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

  远远望去,该基地的两条赛道映入眼帘,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被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道简直如出一辙;一旁的风洞实验室也已初显模样。据介绍,该基地赛道将于11月中旬开始造雪,风洞实验室正在进行最后的玻璃幕墙安装,不久将开始调试设备。

  作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工程,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即将完工,并将于11月底迎来国家跳台滑雪队驻训。

  赛道很像“雪如意”,风洞实验室创下3项世界第一

  “别看基地现在名气不大,硬件设施可相当‘硬核’,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10月27日,看着核心设施即将投用、外围正在收尾的施工现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总工程师徐国正自豪地表示。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规划占地51.8公顷,计划分三期建设。据介绍,一期项目投资4亿元,包含赛道、风洞实验室、造雪系统、缆车系统、场地道路、市政工程等6个子工程。其中,最为“硬核”的是赛道与风洞实验室。

  “基地建造的初衷之一,就是让国家队更熟悉‘雪如意’的赛道,助力国家跳台滑雪队备战北京冬奥会。”徐国正说,基地为此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雪如意”设计负责人张利主持赛道设计,结合这里独特的山体条件,最终让“雪如意”的两条赛道按照1∶1的比例在此重现。

  基地已建成的这两条赛道,分别是大跳台赛道、标准跳台赛道,无论长度、坡度、宽度,都与“雪如意”一致。甚至连赛道旁的裁判塔、赛道上的仿真草皮,都与“雪如意”无二。

  不过,这里并没有“雪如意”的顶峰俱乐部和看台区,相当于“掐头去尾”,只保留了“雪如意”的赛道部分;另外,“雪如意”的赛道是钢混结构,“悬浮”于空中,基地赛道基础则采用了最常见的土石方填充方式。

  基地赛道基础填料约3万立方米,在陡峭的山坡,是怎样填充进去并且使之稳固的呢?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部副经理李响介绍说,项目团队经过技术攻关,制定了“Z”字型施工方案。

  “我们称之为‘迂回道路’施工法,这是国内第一次把高铁高填方填筑技术运用到赛道着陆坡填筑上,从而全面突破了技术困境,并且降低了建设成本。”李响说。

  基地的风洞实验室同样“硬核”,创下了3项世界第一。

  跳台滑雪比赛的成绩,与运动员的运动姿态、装备及服装的气动性能密切相关。利用风洞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测试的方法,已被冰雪运动强国广泛采用,成为提高运动员竞赛成绩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的风洞实验室,看似一栋约三层楼高的建筑,只不过,其外侧伸出了一条巨大圆形钢质管道。

  据介绍,建筑外的圆形钢质管道与建筑内的方形玻璃幕墙管道相连,构成了一条全封闭的风道。外侧管道中内置了超大“电扇”,将风循环送入内侧玻璃幕墙管道,后者正是运动员进行风洞训练和测试的场所。

  “基地风洞玻璃幕墙管道宽3.5米、高4.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跳台滑雪风洞,超大的管道腔体让风力模拟更接近现实。”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设备研发部机械技术室主任、风洞洞体结构负责人刘发介绍说,拥有24片桨叶的超大“电扇”全力运转时,风洞内的风速可达50米/秒,约相当于15级大风。这个超大“电扇”采用专用变频设备控制,可实现千分之一级别的转速控制,是世界上同类风洞中风控最精密的。

  “这个风洞创下的第三项世界第一,是最全面。”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设备研发部项目管理室主任、风洞测控系统调试负责人徐镇强介绍说,该风洞测试区分为三部分,即水平部分和倾斜度分别为11度、32度的两部分,可测试运动员助滑、起跳、飞跃等全部技术动作,同时为其他竞速类体育运动项目预留接口;而其他跳台滑雪风洞都只是水平风洞。

  做好国家队驻训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打造成温馨的“家”

  基地赛道几百米外,改造后的七山酒店已进入装修工程的收尾阶段。据悉,国家跳台滑雪队入驻基地后,这里将作为他们的住处。

  根据计划,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投入使用后,国家跳台滑雪队将常年在此驻训,备战北京冬奥会。雪季,他们将进行常规的雪上训练;非雪季,可利用赛道上的仿真草皮进行滑草训练。

  如何将基地努力打造成温馨的“家”,给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良好的训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全心备战、争创佳绩?

  涞源县教育和体育局冰雪项目推进办公室主任王磊介绍说,为做好国家跳台滑雪队驻训的服务保障工作,涞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体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卫健局一把手为成员的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细致的工作方案。

  “别的不说,眼下光食宿我们就准备了两套方案。”王磊说,一套方案是国家跳台滑雪队按照计划直接入住七山酒店,另一套方案则是暂时入住备选酒店,过一段时间后再搬到七山酒店。

  原来,去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确定将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建在涞源七山滑雪度假区时,七山酒店尚不具备住宿功能。今年复工后,七山酒店的改造、装修工程,开始与不远处的赛道和风洞实验室建设同步推进。改造、装修过程中,虽然全部采用通过绿色环保认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但为了确保国家跳台滑雪队人员的健康,涞源县还是“贴心”地准备了两套方案供他们选择。

  而无论如何,七山酒店最终都将成为国家跳台滑雪队的“新家”。记者了解到,这里包含了客房、运动员餐厅、体能训练馆、康复区、环酒店户外塑胶跑道等功能区。

  其中,客房为58套,可容纳100多名运动员居住;体能训练馆总面积达3400平方米,将配备国家跳台滑雪队需要的全套体能训练器材;运动员餐厅面积为350平方米,每天将24小时运营;考虑到实际需求,运动员康复区占6个房间,总面积达267平方米;塑胶跑道长500米、宽3米,冬夏两季周边风景宜人。

  “基地建设必须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实现精细服务。”随着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日期渐近,这段时间,涞源县县长周峰几乎每天都到现场督导检查项目建设和服务保障工作进展。

  周峰告诉记者,待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这里将具备从易到难7条跳台滑雪赛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跳台滑雪场馆群,具备承接跳台滑雪所有级别队伍训练的能力。“借此机遇,涞源县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辐射带动更多群众过上全面小康生活。”(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