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开展10项行动 邯郸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9-11-12 18:33: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开展村庄清洁及绿化、美化亮化、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10个专项行动

邯郸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日,随着夜幕降临,涉县井店镇刘家村客栈门前的灯笼纷纷亮起,等待游客的到来。刘家村曾是涉县有名的穷村,通过一系列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通讯员 巩玉强摄

▼近日,肥乡区毛演堡乡宋庄村村民在村中小游园休憩。该区推进城乡环境全域整治攻坚,在拆除残垣断壁后的空地上打造小游园,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讯员 李玥璇摄

从邯郸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市开展村庄清洁及绿化、美化亮化、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10个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邱县等6个2018年度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区),顺利完成县级自查、市级验收和省级抽验;涉县等7个2019年度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任务县(市),丛台区、邯山区两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任务区基本完成任务,正在进一步提档升级。

破解清洁难题,实行常态治理

在去年农村历史积存垃圾清理歼灭战基础上,今年,邯郸市以“五清三建一改”(即清理垃圾、清理杂物、清理闲置宅基及残垣断壁、清理沟渠坑塘黑水污水、清理畜禽粪便乱倒乱摊乱堆;对清理出的空间规划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逐步改变群众的不良习惯)为抓手,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各县(市、区)针对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实招、求实效。

为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积极性,临漳县列支财政资金2亿元,撬动乡镇和村、企业、社会人士等捐资捐物近8亿元,围绕“清、拆、建、管”全域启动,通过发放“义务工票”和“个人自清+集体帮清”等方式动员群众筹资筹劳。该县主要领导每周调度并逐村查看整治进展,每月集中联查评比,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奖励先进,对排名后3位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次黄牌的乡镇公开做检查。

针对多年来农村私搭乱建、侵占公共资源等违建难题,永年区集中清理各村门台、临街小房等违建和街道杂物,还空间于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每半月对全区17个乡镇进行一次集中观摩,观摩结束后现场打分、通报排名并颁发流动红黄旗,促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为破解空闲宅基治理难题,邱县彻底拆除废弃多年的空闲房屋、残垣断壁,将清拆下来的建筑材料用于硬化路面、搭建沿街小品,将常年无人管理的闲散宅基回收利用,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游则游,探索了低成本、可复制的共建模式。

在农村,坑塘常被农户随意倾倒的垃圾堆满,臭气熏天。给每座坑塘“建档立案”,是肥乡区治理农村坑塘环境顽疾的一大创新。该区安排专项资金对1180处坑塘集中清理后,通过协调坑塘附近村民负责日常保洁监督,结合摄像头实时监控、倒垃圾收取罚金等方式,实现坑塘常态治理,一座座坑塘变身为村民休闲的小游园和增收的小菜园。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垃圾523.8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杂物7.9万余处,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1.3万余个,村庄脏乱差面貌得到大转变。

严把改厕质量,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曾是农村厕所留给人们的印象,厕所直接关系着农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把改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大重点。为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任务,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改厕工作专班,严把技术模式关、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维修服务关、粪污收集关等10个关口。

以定期调度、现场督查为手段,建立县乡培训机制,组织改厕质量巡查小组,强化督导检查。通过逐户逐厕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建立全市农村改厕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各县(市、区)改厕信息组成数据库,组织人员随机抽查,防止数据不实、质量不高、验收不严等问题。

既要建好,还要管好。邯郸各县(市、区)建立清掏队伍,配齐清掏车辆,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清。邱县由县财政出资统一购置抽粪车42台,附带车辆清洗设备42套,建设7处分点式厕污集中处理中心,通过招投标确定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全县粪污抽取、运输和综合利用及损坏厕具维修服务。中标公司建立服务智能化平台,及时收集反馈抽厕需求和维修信息,对抽粪车辆安装定位系统,实现科学调度。监控厕污的生态循环利用情况,建立粪污治理长效管护机制。

查漏补缺,推进容貌持续提升

在农村人居环境10个专项行动中,邯郸市注重查漏补缺、持续提升。

垃圾治理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环卫保洁专业化、公司化,推动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全覆盖,实现常态化保洁。同时探索推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邱县以国家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县为契机,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垃圾分类,发放户用分类垃圾桶11万个(每户两个)、设置分类垃圾桶1.1万余个;采取塑料袋垃圾换鸡蛋或洗衣粉、牙膏等日用品方式,从源头减少农村“白色污染”。武安市、峰峰矿区探索垃圾循环综合利用方式,建设了“吃垃圾、造水泥”的无害化处置垃圾示范线;曲周县利用太阳能堆肥技术,将有机垃圾倒入垃圾资源化处理房,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制成有机肥。

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里子”工程,因投入大、施工复杂、后期运维难,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邯郸一手抓“点”上高标治理,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内村庄,按照环保要求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一手抓“面”上规范管控,结合多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大的实际情况,创新推行“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管控模式,即在村内街道两侧修建排水沟收集污水,利用地势高低集中引流至村内坑塘,坑塘边修建三格渗滤池,污水经滤池处理后流出,汇集到坑塘湿地,从而达到污水有效管控。峰峰矿区因地制宜,量村定制污水治理方案,因地制宜采取接入市政管网、无动力生物处理等多种模式,实现全域农村污水治理。

村容村貌提升上,推进街巷硬化,全市在完成主街道硬化任务基础上,开展小街巷硬化,采用水泥路、砖路等不同形式提升村庄街巷硬化率。邱县梁二庄镇推出“旧砖铺胡同”,“以奖代补”调动村民积极性。村庄绿化重点增加环村林、进村路、街道、空闲地、庭院等部位绿量。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注重规划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方向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对撤并村框死村界,不再批放宅基地,不再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对保留村,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改善为主攻方向;对传统村落、旅游村,做到既修旧如旧、传承乡土文化,又体现现代科技与文明。同步推进村庄亮化美化、美丽庭院创建,促使村庄面貌从内到外实现整体提升。(记者乔宾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