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学生喜当“庄稼汉”

2019-10-30 18:29: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记者李继伟)秋日的午后,冀中平原上的河北省任县的甘蓝菜科研基地里,“90后”大学生宋林娜正在其间劳作,汗水挂满脸颊,她竟浑然不觉。

“甘蓝菜进入花期后,如果花蕾不能充分授粉,就结不了种子。”花期过后就到了甘蓝的生长观察期,宋林娜每天在基地中穿梭,她近期的工作重点是观察甘蓝生长特性和长势。

不远处,另有一位忙碌的身影。甘蓝菜科目负责人、“80后”大学生毛丽丽正在认真查看种苗。她2017年回乡时看到田埂里的“新花样”、田间奋斗的“新农人”,感觉发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突破口,毅然决定投身其间。

毛丽丽介绍,一般蔬菜育种员需要花费三至五年时间进行几轮种子“提纯”,将植株、叶形、根形不一致的种苗逐级筛选掉,“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寻找到纯种的杂交材料,杂交出选育品种后再将种子送往推广地区进行产地试验。“这项工作特别基础,但特别重要。”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以来,河北主动对接京津产业、人才,不少贫困县引来“金凤凰”,出现产业“新花样”。

河北省任县县委书记李海林介绍,任县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吸引了包括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北京企业入驻,也为更多人才提供了服务奉献三农事业的舞台。

在捷利亚种业园区,像宋林娜、毛丽丽这样的大学生还有30人。他们组成的“育种团队”,用苦干实干在田间地头编织着农村发展的新希望。

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杰告诉记者,与传统农民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拥有专业的知识、独到的眼光、较强的创新意识,他们肯吃苦、讲科学,对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能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则通过提高待遇等举措为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提供了平台。

“以前是养家糊口,图个自己安逸,现如今确是实实在在做一场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大事业。”毛丽丽说,她在田间地头干得有滋有味,觉得自己的人生越来越有奔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