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秦皇岛:“农联体”让农民日子有奔头

2019-09-18 03:27: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9月16日电(记者冯维健)白露时节,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群山脚下已是凉风习习,但位于该县龙王庙乡的双合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农联体”)厂区内却是一片火热繁忙的景象。

  49岁的维修工人李清林正在厂区内对各处设备进行巡查。生产车间内,他的妻子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黄米面、红豆馅等食材在一双双巧手中变成一个个大小均匀、圆润饱满的黏豆包、窝头……经过多道工序的包装,运出大山,送到上海、北京、青岛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每小时产出约6万个主食产品,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天然味道,要纯手工包制,厂房内130多名员工为此全力以赴,其中20%的员工是周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清林家就是其中一户,如今他和妻子两人每月挣得工资近6000元。有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他很知足。

  “厂区离家只有几里地,以前全家五口人靠我一个人外出打工挣钱,工资发放不及时,孩子开学前总得四处借钱。现在两个人按月领工资,去除基本生活费还能攒下不少,没想到在这大山里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李清林说,现在很多人自家种植的作物都通过“农联体”销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去年他家种的黍子多卖了2000多元。

  在秦皇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加入“农联体”,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按照“农联体”的生产销售模式,村里的农业合作社在春种之前会与企业沟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种植,邀请高校的农业专家指导农民,并根据订单收购合作社的农产品。农民的产品不愁卖,企业的原料质量也有保证。

  据悉,截至目前,秦皇岛市共建有16家“农联体”,涵盖粮油、肉鸡、生猪、蔬菜、葡萄、板栗等多个产业,总产值累计达到140亿元,直接带动农户35万户,帮助农民增收超过20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