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好支书”房文平:“为百姓干事不能有私心”

2019-09-03 20:19: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为百姓干事不能有私心”——对话全省“千名好支书”、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党支部书记房文平

 

  房文平(中)在村里新建的杏仁油厂和工人们探讨设备使用方法及规范。 记者 孙也达摄

  近日,记者来到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漫步村中,但见远处人工瀑布飞流直下,近处村内街道干净整洁。高山漂流、河谷漂流等游玩项目设置在村边河道中,村民的“旅游饭”吃得有滋有味。

  “我去看了看上山的木栈道建到什么程度。”工夫不大,一位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中年人下山快步走向记者,他就是房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房文平。

  “我就是看不得乡亲们受穷”

  记者:听说您上世纪90年代就在村里当过村委会主任,后来外出创业,随后又被村民请回来,当选了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自掏腰包8000多万元建设房庄村老君顶景区,空了自己钱袋,鼓了村民腰包,为啥要吃这“亏本的回头草”?

  房文平:我是土生土长的房庄人,我看不了乡亲们受穷。我们村四面环山,村旁就是石河,全村只有6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因为山地多,种啥庄稼都长不好,原来村里人一直很穷。越穷越不讲究,谁家有垃圾顺手就倒河里,水脏了,鱼死了。山上的树也被村民当了劈柴,看过去,满眼光秃秃的。

  我第一次当村委会主任时就在村里包荒山种树,也发动过村民,大家积极性不高,毕竟种树不来钱儿。

  2000年前后,我去天津做苗木生意,挣了点儿钱,在秦皇岛市里买了房。2011年底,我正在谋划第二年的生意时,乡亲们找来,想让我回老家带着大伙一块干。

  当时家里人都不同意,不愿我回去操那个心!但我必须回,共产党员不就是给老百姓服务的吗?乡亲们找我是信任我,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2012年回村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发愁给村里搞点儿啥项目?后来我开始外出考察项目。去过北京、内蒙古、福建等地后,我忽然发现,村里的山、水不正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吗?

  2012年我自掏腰包在村里建漂流项目,后来建滑冰场、滑雪场,我就是要让我们村一年四季都有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

  2018年,我们村村民平均每人能挣2.5万元,2012年的时候才不到5000元,6年多的时间,收入增加了4倍,每次想到这个我都特骄傲。

  “为百姓干事不能有私心”

  记者:现在房庄村夏季有漂流、冬季有冰雪运动,已经是秦皇岛市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您有什么绝招吗?

  房文平:我觉得有两方面吧,一个是全村党员带头吃苦,二是我干事儿没私心。

  那年漂流项目没建完,我们村就发了大水,所有设备、设施都被冲毁了。我没动员,全村人主动下河里抢设备,我到现在都记得那场面。那些东西都是我花个人钱买的,乡亲们不去抢也无可厚非,但当时大家都把这些东西当成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就是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想要做好事,必须要有“帮手”。于是,我从提高村内党员党性入手,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有事就和两委成员商量,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村庄建设,带头致富。

  房得明是老党员,以前总觉得村里的事儿和他没关系。现在他每天早晚都会自觉在村里巡逻,维护村内治安,随手捡地上的垃圾。我堂哥房文校,现在在漂流出发点整理皮划艇,那是景区的累活儿之一,没人愿意干,我只能让我“身边人”去干,让他们“吃亏”,让更多的人信任我,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任人唯贤,房庄才能更好地发展”

  记者:房庄老君顶景区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您为啥还闲不下来?

  房文平:还有好多事儿等着干呢。村里现在夏季有漂流,冬季有滑冰滑雪,秋季虽然有采摘,但上山的路不通,游客不愿意来啊。我们正在修建上山的木栈道,不仅秋天可以上山采摘各种水果、蔬菜,春天还可以上山赏花,这样一年四季就都有吸引游客的项目了。

  村里的杏仁油厂也正在筹建,我想把村里的特产物尽其用,发展“后备厢”经济,游客来了不仅有的玩,还有的买,以此让更多村民腰包鼓起来。

  我忙,还因为村里现在缺“能人”。我们村本来人就少,那些有文化、有水平的人还都离开村子了,这是我现在最发愁的事情。这几年我始终注意从临时工里发掘人才,那些干活细心,做事有想法的人我都重用。像景区售票处负责财务工作的人,虽然不是我们村人,但她特别细心,爱动脑子,经常能提出好点子,我们就用她。只有任人唯贤,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村民才能更富裕。(记者 孙也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