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经济“半年报”中看亮点:民生有温度 百姓更幸福

2019-08-06 16:59: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关注上半年经济形势

  民生有温度 百姓更幸福——河北经济“半年报”中看亮点④

 

制图/王戬芬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晒一晒上半年的民生成绩单,答案不言自明。

  就业工作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就业好于预期,饭碗有保障;收入保持增长,腰包没缩水。

  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任务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住房条件改善,安居乐业有了保障。

  2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组建医联体示范单位;大力发展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食品评价性抽检、药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8.9%——医疗保障和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手中的真金白银,身边的可喜变化,不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温度”。

  稳就业、增收入、提服务,改善民生实实在在

  从赋闲在家到成为全家挣钱最多的人,32岁的陈迎迎庆幸自己参加了河北福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育婴师培训,并通过石家庄市北京家政输出基地在北京找到了工作,月收入达7500元。

  按照计划,到明年5月底,石家庄市北京家政输出基地将输出1000名河北籍家政服务人员在京就业。

  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饭碗”端稳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实、有奔头。

  今年以来,我省狠抓稳就业政策落实,制定出台了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加强就业补助资金支出管理,上半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9.19亿元、惠及25.38万人。

  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截至6月底,举办各类招聘会464场,帮助20.56万劳动者实现就业。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新培育129家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修订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提高贷款额度,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3亿元,直接扶持1.06万人自主创业,吸纳带动2.75万人实现就业。

  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58.97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79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6.4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69.37%、65.77%和64.77%。

  就业的增长给百姓送来了“真金白银”。

  上半年,全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0元,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丰富的文化活动让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7月14日傍晚,清河县“文化直通车”准时开进了王官庄镇小屯村小学操场。来自小屯村和周边村的2000余名村民早早就来到现场,期盼着享受送上门的“文化大餐”。

  文化惠民要落到实处,有赖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上半年演出总场次8100余场、完成年度任务81%。997个城市社区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入建设阶段,百姓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依托。

  为推动国家和我省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上半年,全省民生支出完成336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9%,同比增长17.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0.9个百分点。从进度看,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城乡社区、教育等重点领域支出均超过时间进度一个月以上。

  兜底筑牢脱贫底线,撑好“社保伞”,补齐民生短板

  教电脑“认识”苹果、为人脸识别提供前期数据……最近,患有重度肾炎的涞源县刘春燕,在当地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与人工智能打起了交道,成了一名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员。

  “我终于又能赚钱了!”刘春燕说。

  刘春燕是我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涞源县东团堡村人,全村2600余人,有贫困人口662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要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以来,我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扶贫持续加力,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进度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今年,定州市西城乡南疃村朱跃军一家,终于告别破旧房子,住上了新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朱跃军一家是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省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建成4.19万套,完成国家下达年度任务的111.1%;2646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启动率达95%;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4.9万户、开工1.48万户,竣工率、开工率分别达到100%和69.6%。安居工程让百姓圆了安居梦。

  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项项政策、一串串数字,见证着温暖百姓的“民生温度”。

  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上半年10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全部开工。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1种增加到25种。

  调整提高工伤职工和工亡遗属工伤保险待遇标准,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月人均增加285元、达到2748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增加100元、达到1196元。

  幼儿园迈向普惠有了时间表;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有了新进展。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加快了民生改善的步伐。(记者 宋平 实习生 李碧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