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60周岁以上老人将超2500万
2019-07-28 05:07: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石家庄7月26日电 (祝龙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18年底,河北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96.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的19.8%,高于国家1.8个百分点(18%)。据预测,到2025年,河北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500万。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河北省7月14日印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23条创新务实措施。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介绍说,针对河北省养老服务市场政策制度不够健全、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提出了6条措施。一是通过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养老服务机构登记程序,规范备案管理;二是在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保障范围之外剩余床位允许向社会开放;三是通过做好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工作、推行养老服务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集中研究处置遗留问题等方式,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四是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明确养老机构符合规定的可享受小微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优惠政策,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的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严格执行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等;五是提升政府投入精准化水平,到2022年将不低于55%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同时调整完善省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的奖补政策;六是做好养老服务政策指引,集中清理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养老设施招投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涉及地方保护、排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
针对河北省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够充分、服务质量不够优良、保障水平相对偏低等问题,河北省提出5条措施。一是通过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等措施,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场地;二是通过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民心工程、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农村互助幸福院提质增效工程、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等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是通过推行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模式、医养结合模式、“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等创新性举措,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四是通过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等措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五是通过加强政策协同、深化机构合作、构建环京津养老服务发展聚集区等措施,进一步打通京津冀养老服务政策壁垒,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吴进军介绍说,河北省还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保障。同时也鼓励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型理财及信托产品、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普惠金融产品,为养老产业和老年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针对养老服务资金来源单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吴进军表示,河北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吸引省内外大型国企、民企、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养老产业发展子基金,对符合养老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同时鼓励养老服务产业相关企业发行债券,用于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设施设备和开发康复辅助器具项目建设。
此外,河北省还将完善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并对养老服务人员提供补贴和培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