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项目驱动,打造产业援疆着力点

2019-07-18 17:12: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 自2017年2月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当地实际,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就业第一,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着力在提升冀疆产业合作方面下功夫,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认可。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援疆工作,本报即日起对河北省产业援疆成果进行报道。

  利泰丝路纺纱项目成为支撑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三城七园一中心”的重大项目;在和硕县引进试种“张杂谷”,开创了谷子在新疆大规模种植先河;签订《旅游项目援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自驾游活动,助力“旅游兴疆”战略……

  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和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发展重点等实际,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驱动打造援疆工作着力点。自2017年2月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已落地产业援疆项目73个,完成投资81.72亿元。

  利泰丝路领航现代纺织城

  “开展产业援疆,项目是抓手。”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樊成华表示,在产业援疆工作中,河北省援疆干部人才根据新疆实际,突出纺织服装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协调对接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优强企业落户,助力建立技术领先、衔接配套、上下游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走进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利泰丝路绿色生态纱线示范项目,车间内踏着电动平衡车的纺织女工来回巡查自动纺纱机,既安静又有序。

  “我们用的是全球最先进的卓郎全流程纺纱设备,每条生产线都配备了德国全自动筒纱包装系统,还配有世界一流的空调、除尘等设备。纺纱再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利泰丝路库尔勒园区第一厂厂长宿欣自豪地说。

  这个由河北援疆干部引进的纺织项目,规划建设6期共600万纱锭规模及一个绿色染色创新中心,总投资165亿元。一期7个工厂于2016年5月全面投产,预计到2020年达产后,年销售额可实现180亿元。

  “根据新疆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库尔勒锁定了1000万锭纺织服装项目建设目标,将打造新型现代纺织工业城。利泰丝路项目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马艺轩介绍。

  据了解,巴州是新疆的棉花主产区,而服装纺织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两地在该产业上的深度融合将促进两地共同发展。2017年以来,河北省产业援疆有10个服装纺织项目落地,总投资近30亿元。其中,由容城县服装商会在巴州和静投资的容和(河北)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前,第一批入园5家企业,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就业3000人,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利税1.5亿元,成为产业援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张杂谷”产出“天山小米”

  “从河北的坝上地区到天山南麓,‘张杂谷’产出了‘天山小米’!”和硕县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亮兴奋地说。

  由“中国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培育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具有节水、耐瘠、耐旱、高产等优点。2011年,张家口第一批援疆干部抵达和硕后,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张杂谷”生长。于是,他们当年引进“张杂谷”系列品种并获得成功。今年,种植规模已达到2万亩,直接带动232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致富,并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创了谷子在新疆大规模种植的先河。

  近日,在和硕县曲惠镇榆树园村的地头,看着长势喜人的谷苗,陈学亮对记者说:“‘张杂谷’在这里的亩产已超过了500公斤,每亩收入最少1000元,谷子可是金色产业!”

  2017年以来,河北省援疆干部人才继续在“张杂谷”项目上发力。引导合作社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改扩建,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提升了谷子加工能力;帮助引进“张杂谷”新品种,使产品口感和色泽得到明显改善;统筹计划外资金120万元购买打捆机,每亩提升综合收益60元,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帮助跑办、成功申请注册了“张硕”商标,目前正在申请“天山小米”原产地地理标志……“和硕县计划到2020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直接带动种植户1000户,成为当地的又一金色产业。”陈学亮说。

  “产业援疆,就需要把我们的优势项目引入新疆,实现两地双赢。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杂谷’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产业援疆提供了完整思路。”樊成华认为。

  也是在这一思路下,秦皇岛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并派专家全程指导,去年终于使山海关大樱桃在与秦皇岛纬度相近、气候相似的博湖县试种成功,弥补了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空白。今年,他们又通过合作社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大樱桃农业产业园,争取早日让树苗成为致富树、结出致富果。

  送客入疆领略大美新疆

  7月17日,河北航空NS3507航班顺利抵达库尔勒机场,石家庄至库尔勒直飞航线正式恢复。首批30人规模的“冀疆情·巴州行”旅游团随机抵达,河北省“送客入疆”再上台阶。

  去年8月,新疆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明确了“旅游兴疆”战略。为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助力巴州旅游发展,经援受双方有关部门积极沟通,河北省与巴州联合开展“送客入疆”自驾游活动。活动期间,河北省与巴州签订了《“送客入疆”游客互送框架协议》,河北省自驾游协会与巴州自驾游协会签订游客互送协议,双方还共同举办巴州旅游推介暨项目招商会。

  今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州政府签订《旅游项目援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发挥援疆纽带作用、项目宣传推广、培育市场互动、项目人才互动、建立一体化招商项目库、大力推进“引客入疆”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

  曾参加了去年“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自驾游活动的河北省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会长夏杏栓表示:“去年的巴州之旅令人难忘。随着两地旅游合作的升级,新疆必将成为京津冀游客重要目的地。”

  据了解,河北省去年组织规模团组活动8次,全年河北游客到新疆旅游达148.17万人次。今年,为持续做好“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系列活动,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经积极与省文旅厅及河北省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充分沟通,计划开设旅游专列10趟,自驾游2批次。(记者梁韶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