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你手机安装的APP 盗走你的隐私信息了吗?

2019-06-21 21:13: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手机里安装的APP软件程序越来越多。这些APP在给人们提供多样便捷生活的同时,也获取了不少用户的隐私信息,甚至部分APP还利用这些信息牟利,给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

  APP泄露隐私现象频发

  “最近,我每天都会接到三四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其中多半是某购物网站推销化妆品。”市民赵先生对此感到烦恼不堪,他上个月在一家电商平台给女友选购了一份护肤品套装,随后推销化妆品的电话骚扰就接连不断。

  像赵先生的经历,不少市民也遇到过。在手机上搜索了某个关键词,不久相关的商品推荐就出现在购物网站的首页;打开外卖APP,程序自动推荐曾经关注过或点过的美食;打开新闻资讯APP,程序自动推荐浏览过的关联主题文章;打开旅游APP,系统自动推荐曾搜索过的景区附近的酒店等。

  今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一个美图类的APP设计了一款新玩法,通过头像模板生成民国时期的照片,以“我的前世青年照——百年前的你竟然长这样”信息迅速引爆微信朋友圈。据悉,仅仅两天该APP就收集了数千万张用户照片,以及用户的其他一些隐私信息。

  据了解,每逢特殊节日,一些第三方应用程序就会推出性格测试、人品调查等各种“应景”玩法,借机搜集用户个人隐私信息。这些程序对用户个人信息达到精准甚至恐怖的了解程度,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必须直面隐私信息泄露所带来的风险。

  部分APP强制开通权限

  近年来,手机APP被曝光收集用户信息的事例层出不穷,是用户真的“对隐私不敏感”,还是没有选择余地呢?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网民手机中人均安装APP的总量为50款,平均每月人均新装APP数量为12.9款。而安装这些APP,并不是“无门槛”,其中大部分都要求消费者开通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拨打电话、获取位置信息、读取手机号码、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权限,而这些权限恰恰是获取隐私信息的重要途径。

  “我就想下载一款普通的手机浏览器,但不开启定位权限就不给你使用,”提起新近下载的这款浏览器,市民黄先生显得非常生气,他向记者展示,点击“禁止”按钮后,该APP弹出对话框显示“请在应用信息——权限中开启定位权限,以正常使用。”也就是说,用户一旦拒绝授予该权限,则整个应用都无法使用。“着急使用应用的情况下,也就来不及考虑信息会不会被窃取了。”

  今年上半年,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专项行动中,工作组收到大量关于APP强制、超范围索要权限等举报信息。据统计,相当部分APP都有存在强制超范围索要权限情况,平均每个APP申请收集个人信息相关权限数有10项,而用户不同意开启则APP无法安装或运行的权限数平均为3项。

  对此,记者采访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秋菊,她表示,大数据时代,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是一个趋势,例如通过“获取设备安装软件列表”权限了解到用户的手机中同时安装了哪些软件,既可以了解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实现对该用户标签化,可应用在之后推广营销信息的分发中。获取的消费者信息越多,能绘制的消费者画像越精准,从而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

  在她看来,互联网公司作为手机APP的开发者和监管主体,对其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形没有明确界限,同时,相关部门对其的监管目前也存在不足。日益繁杂多变的网络交易中,服务商忙于应付各种生意,对于用户信息保密仅仅是基于商业道德或品牌荣誉的角度,其实施力度可想而知。

  建议

  审慎对待APP授权

  隐私泄露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困扰,严重时甚至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手机APP导致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亟须探索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的方法。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互联网企业线上侵权形式日益多样化,有关部门应当通过落实监管、细化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等方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和平指出,手机APP软件程序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和载体,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应由企业承担。按照现行法律,如果用户信息泄露,企业是需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的。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手机APP当然也不例外。”高和平说,企业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充分履行法定义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当提高防范意识,在初次使用一个APP程序时,审慎对待每一项授权。在下载相关软件时,应在正规下载市场选取,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一旦发现隐私信息被窃取,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记者 焦莉莉 见习记者 王 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