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下水超采区深层水位同比下降3米
2019-06-18 21:01: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地下水超采区 深层水位下降3米
有6个县降幅超过10米 临西降幅最大达18.04米
昨日,记者从我省水利部门获悉,截至5月底,全省地下水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与上年同比下降0.60米,元氏县降幅最大,为4.71米;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与上年同比下降3.02米,临西县降幅最大,达18.04米。
据监测,浅层地下水位降幅较大的市有:辛集市(4.66米)、邯郸市(1.71米)、衡水市(1.57米)。降幅超过4米的县有5个,其中,元氏县降幅最大(4.71米),其次是饶阳县(4.50米)、任县(4.48米)、高邑县(4.22米)、临漳县(4.04米)。
深层地下水位降幅较大的市有:衡水市(9.41米)、邢台市(6.99米)、辛集市(4.27米)。降幅超过10米的县有6个,降幅最大的是临西县(18.04米),其次是冀州市(17.71米)、枣强县(17.06米)、南宫市(12.26米)、巨鹿县(10.91米)、景县(10.83米)。
省水利厅要求地下水位下降较多的市县切实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施策,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下降。
据省气候中心统计,今年春季(3月至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4.9毫米,较常年偏多3.2%,属于正常年份,但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降水4月偏多,3月和5月降水偏少,空间上降水呈北多南少的分布趋势。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省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其他地区较常年偏少1~3成;降水季节内变化明显,短时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发生较频繁。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0.5℃~1.0℃,6月至7月份高温日数多,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区域性气象干旱。(记者 马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