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泥河湾盆地揭示古人类如何应对气候环境

2019-06-15 20:20: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泥河湾盆地考古研究取得最新成果

  揭示古人类如何应对气候环境

  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一直牵动人心。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裴树文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对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地层、年代和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等遗物进行综合研究,取得最新成果,揭示出百万年前古人类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适应行为。日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

  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的泥河湾盆地,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然而,泥河湾盆地不同时期古人类生存年代序列、技术与行为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学术问题一直有待进一步揭示。近年来,裴树文研究团队在泥河湾盆地进行持续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其中麻地沟遗址群埋藏于泥河湾古湖滨相砂、粉砂和黏土层内,2011年至2014年的系统发掘共获取3000余件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是揭示和完善泥河湾盆地早期人类活动年代序列和古人类适应行为的难得材料。通过古地磁年代测定分析,麻地沟所在的泥河湾层剖面记录了距今约130万年至40万年左右地层沉积序列,确定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时间发生在约120万年前。

  古人类如何应对多变的气候环境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通过对麻地沟遗址以及对泥河湾盆地内不同遗址环境信息和石器技术演化序列进行比较,裴树文研究团队发现,麻地沟早期人类石器技术属于相对原始的“石核—石片工业体系”,类似于非洲最早的人类技术—Oldowan工业,但在优质原料获取和精致加工、针对不同原料采取多样化的石器技术等方面显示出复杂化的适应策略。特别是在距今120万年至70万年时期,遗址数量明显增多,多个遗址的环境指标存在较大变异,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气候特点相吻合,显示出古人类针对当地资源和气候波动背景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方略。

  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泥河湾盆地是东亚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的理想区域,也为进一步探讨早期人类对麻地沟及相关遗址的不同地貌景观的适应策略奠定基础。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在全球视野下,对泥河湾盆地与奥杜威峡谷进行早期人类迁徙、生存行为等比较研究,期待能构建一个百万年前人类技术扩散、交流及其环境适应的生活场景。(记者龚正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