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月娥昨天中午在礼宾府设宴,招待立法会议员,多位司、局长作陪,建制及中间派议员除不在港者外悉数出席,“泛民”方面也有“民主党”胡志伟、“公民党”杨岳桥等九人参加。宴会虽为“例宴”,但却受到各方较大关注。
这是林太上任之后首次宴请全体立法会议员。过去,特首在每年立会开启时均会宴请议员,但前度梁振英任内,“长毛”等人出席不是大肆捣乱,就是“泛民”全体“杯葛”不出席,令到特首其后所有官方活动都不邀“泛民”,官员亦不获准出席“泛民”活动,双方关系跌到“冰点”。而林太上任之后,一再向“泛民”议员释出善意,主动建议增加到立会答问的次数,撰写施政报告前亦向“泛民”议员作出谘询并採纳了部分意见,无论是态度或行动都是具体和有诚意的。
事实是,行政、立法关系,不是一个个人问题,更不应被任何一方视作针对另一方的“本钱”或工具。作为立法会议员,监督政府施政是其职权,但协助、配合特区政府施政同样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颇长一段时期,反对派议员把行政、立法关系视作“禁脔”,以“拉布”、“点人头”等恶行来阻挠政府施政,更对爱国爱港的特首作出种种恶意针对,前任特首在此情形下不得不“还以颜色”。此种局面不改变,受损的是行政立法关系,不利的是政府施政,最终受害的则是广大市民。
林太上任之后,从大局出发,从市民利益出发,自参选政纲开始便已主动提出要致力修补行政立法关系。林太完全明白,行政立法关系不彰,不仅政府难以集中精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参与“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重要的是,行政立法关系一日不改善,特首与“泛民”势如水火,则市民之间难言和谐,社会也无法修补撕裂,影响之大,是难以言喻的。
林太光明磊落提出要修补关系,“泛民”却百般闪缩迴避,他们提出的唯一“理据”,是林太或特区政府一天不“重启政改”,双方关系就难言改善。
这真是奇哉怪也。特区政改何时重启,不是林太或特区政府一方可以决定的事,既要看特区社会氛围是否适合,更有基本法规定政改“三步曲”的中央同意启动权,并不是林太说要重启便可以重启的。如今“泛民”议员一方面继续在那里刁难政府,拒为良好行政立法关系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却在那里以未有政改为词拒与政府合作,如此不是“输打赢要”、全无诚意可言吗?
事实是,林太首份以经济民生为主的务实施政报告发表之后,民意评分上升、各方反应良好;“泛民”如继续玩“重启政改”那一套伎俩,在经济民生事项上继续当“拦路虎”而不是一个合作者,那么,最终被市民唾弃的只会是他们而不是政府。
(来源: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