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举报免费住豪宅 廉署侦破许仕仁案关键
2017-08-07 15:44: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与前新鸿基地产高层的“世纪贪污案”,由○八年廉政公署收到“匿名者爆料信”直到今年“终极上诉失败”历时九年终告一段落。案件初期由廉署执行处处长(政府部门)余振昌带领专责小组将“每一个线索都不会放过”,日夜全力“拼图”,终把政府高官及地产商入罪。余振昌联同两位总调查主任在廉署总部分享六年查案经过细节,及逾百日审讯的心路历程, 余形容案件令他“大开眼界”,即使辛苦但获益良多,廉署就每宗调查均独立进行,事前毋须得到特首“首肯”。
《星岛日报》报道,余振昌表示:“今次许仕仁案件标志了几个重要讯息,首先是让大家知道,香港法治精神和廉洁核心价值得以彰显。另外,案件显示到廉署在执法方面仍然保持不偏不倚、无畏无惧的执法理念来打贪。第三,法庭第一次引用串谋公职人员行为不当罪,将有关人士定罪,这是新的里程碑”。
余续指:“公众对公职人员有好高的期望,其他人士切勿妄图利用非法或贪污手段去影响公职人员一贯的诚信。我们也值得思考终审法院引用『黄金枷锁』(Golden Fetters)的概念,这是对公职人员很大的警示,当公职人员处理公务时,须要对市民交代及市民有高的要求。任何人士如果想利用非法手段,影响公职人员的诚信和操守,『黄金枷锁』也提出一个警号”。
“贪污案没有受害者,与凶案现场不同,没有凶刀也没有死者”余指重组证据相当复杂和有难度,考验同事的韧力和对执法理念的挑战,“如果轻易就放弃便永远查不到,大家坚持信念、坚持执着、凭借傻劲,继续锲而不舍和不放弃”。余透露小组人手有限,仍然抽丝剥茧追查线索,笑称“大家夹手夹脚砌个Case,唔系砌生猪肉个砌,而是重组单案件”。
专责小组由起初只有三人,随着案件复杂程度与日俱增,渐渐加码为五人组。有“会计女神探”之称的前总法证会计师邓淑妮帮忙“助攻”,她将各被告名下的户口、海外公司、多笔巨款、资金流向,巨细无遗地分析调查,把横跨九年的罪行一并揭发。
可是专责小组的调查并非一帆风顺,当中困难重重,更陷入“胶着状态”。当廉署在○八年底接获一封举报的律师信,专责小组旋即展开调查许仕仁“免费租住”礼顿山豪宅与他身为强积金管理局主席续租国金写字楼的关系。余称当时得到的资料有限,说笑称:“好像有嘢,又唔系真系好有野,但牵涉的parties又好似有的嘢,好似追女仔咁”。对于“暧昧”的证据,专责小组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余强调:“每一个线索都唔会放过!”。
调查转折点是专责小组积极追查及印证各人的口供,从许仕仁的税务文件发现“大量不知名收入”。廉署巧妙地不动声色调查,先邀请郭炳江等人士录口供,抓紧许仕仁“免费租住”礼顿山相连单位及新地顾问合约的关系作为线索,再在○九年十二月“进攻”许仕仁,请他解释清楚箇中关系,但是众人都提供看似合理的解释。小组遂深入追查许的税务状况,发现许所控制的户口有很多不知名收入,于是不断扩大调查方向,在一一年尾进行财务调查。
全靠“Stage by stage,一个驳一个咁搵落去”,专责小组顺藤摸瓜发现陈巨源及关雄生的资金流向,利用海外户口“走来走去”,用迂回方式将数以百万计贿款汇至许仕仁户口,经过不遗余力的搜证及会面各人,小组“愈搵愈多”犯罪证据,与许的口供出现矛盾,廉署几番努力直到一二年初终见“曙光”。
廉署坚持到底调查六年,终在一二年三月十九日率先拘捕陈巨源和关雄生,十日后旋风式再拘捕许仕仁、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郭炳湘则在同年五月三日被捕,最后没有被起诉。而许仕仁在审讯期间“自爆”包养“上海情妇”Eline,廉署其实洞悉先机,从许签发的支票及汇款追查后,派员到上海向她调查,惟没有证据显示她犯罪。郭炳联经审讯后最终获无罪释放。
本案无论审讯及结果都备受全球关注,余形容逾一百三十日的长期审讯为“消耗战”,全靠团队努力坚持。控辩双方都是“英国队”的大状,余从英国御用大状身上学习到如何表达案情、铺排案情、向法官及陪审团呈示证据,“直到开审前都继续搜证,我们的主帅(David Perry)要求好高,Winnie(李慧儿)作为后勤支援肩负好重要的角色”。
余振昌指支援律师团队预备文件须时,由排期直到审讯,都有十一个月时间预备,“原本以为时间好充足,点知出现好多各式各样的申请,我们都第一次涉及,是大开眼界”。同时,余感谢各方对调查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会见完证人都“无漏走风声”,“如果想廉署做到嘢,保密工夫都好重要,如果唔系神仙都帮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