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梁振英:坚守“一国两制” 保证“港人优先”

2016-07-04 13:00:3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强政以民意为本,励治以利民为先。行政长官梁振英当初担着仔落区听民意,撰写竞选政纲,上任四年来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致力增加房屋供应、改善基层及弱势生活,提升长者生活质素,各项工作初见成效。梁振英在接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社长、大公报社长姜在忠专访时指出,现届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正确,未来将继续改善基层生活,亦会重点关注中产需要。

香港《大公报》报道,房屋、扶贫、安老、环保是现届政府的四大施政重点,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梁振英认为,在各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展。现届政府新创每年发表《施政汇报》,向公众交代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市民监督,而最新一份《施政汇报》,亦将于本星期内发表。

增房屋见成效

“五年前我决定参选的时候,社会上最担心、最关心的问题,形成我的竞选政纲,这不只是我竞选的政纲,还是我日后执政的政纲。”梁振英指出,五年前社会最关心住屋问题,故政府上任初期积极推动房屋土地供应,当时不少人半信半疑,但政府克服了重重困难,今日土地供应增加、楼价及租金回落、房屋供应量创新高,“租金是非常好的指标,因为租金很科学地反映了供应与使用需求,没有投资、没有炒卖,很能够说明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起了变化”。

扶贫方面,梁振英指出,当年有很多社会人士对贫穷问题认识不足,甚至认为香港没有贫穷问题,但他任内将扶贫、助弱列入施政重点,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并推出“长者生活津贴”及“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故社会上现在谈贫穷问题比以前少。其中“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减轻贫穷在职家庭负担之馀,同时鼓励就业。而政府近年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不只是旅游业占本港GDP的5%,更重要是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基层就业职位。

梁振英续指,针对社会老年化,政府致力改善老年人生活及医疗问题,例如今年的《施政报告》宣布,未来十年花2000亿元进行医院重建及新医院的兴建。至于环保方面,政府在改善空气污染及维港水质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进步。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现届政府的施政理念,梁振英引述数据指,2015/16财政年度的公司利得税收益,创有史以来新高,反映现届政府领导下的本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去年没有增加税率,与前年的一样,但我们的利得税收入是有史以来最高,说明我们大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一般而言是比较好的,这使得企业可以开始更多的职位,可以加伙计人工,特区政府也有更多的税收”。

聆听中产声音

梁振英认为,虽然外围经济不景,但本港过去一年政府财政稳健、经济有温和增长、就业人数创新高,有利政府加大力度做好民生工作,这会是政府未来一年的施政方向。他又透露,未来除继续改善基层生活,关注中产需要亦是施政重点,“现在听到一些中产的声音,就是我们以后可以做些什么令中产也可以受惠,这会是我未来会关注的要点”。

教育政策暂不宜重大改变

现届政府把十五年免费教育视为教育政策重点,四年来持续优化学前教育,免费优质幼稚园教育将于明年新学年落实。行政长官梁振英重申,教育政策暂不适宜作重大改变,无意重推国民教育或进行课程改革。他对大学推动创科产业寄予厚望,指出确保大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是香港创科发展的关键。

免费幼园教育领先星洲

本港教育经费占政府整体开支约20%,是各个政策范畴之冠。梁振英强调,特区政府重视教育,惟过去经历一连串教育改革,各持份者都需时适应,故现届政府贯彻其竞选时提出的“休养生息”施政方向,四年来没有重大的教育改革。

梁振英指出,教育不能单靠投放资源,故政府在各方面有不同关注点。

学前教育方面,政府将于明年夏天落实免费优质幼稚园教育,提升幼稚园教育质素,“这方面我们比新加坡进步,我们已决定了做,但新加坡还未去想这个问题”;中学方面,政府在两三年前开始,在每间中学增加了一个教席,让老师协助学生做生涯规划。

现届政府致力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梁振英对大学寄予厚望,指出香港的科研经费、科研人员都集中在大学,而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须确保大学研发成果能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他认为,政府投放资助院校进行研究的资源足够,而民间亦有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及天使基金,资助有潜质的科研发明。

50年勤耕心得:当思来处不易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东晋诗人陶渊明《劝农》诗中一句,形容礼宾府内的花圃再贴切不过。行政长官梁振英(CY)是难得的“城市农夫”,近五十年勤耕不辍,这也给予了他许多启示,在品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果的同时,亦“当思来处不易”。

礼宾府添置厨馀机堆肥系统

每逢礼宾府开放日或是有宾客到访,特首总会兴致勃勃地介绍他亲手种植的花果蔬菜。今次特首在礼宾府接受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社长、大公报社长姜在忠专访,话题自然也少不了种植。讲起种植经验,原来CY小学时已开始跟父母学做园丁,种植绿色盆栽。谈及种植带来的启示,CY说,中国人“以农立国”,几千年来总结农耕经验,得出八个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亦引用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强调:“当思来处不易”。特首说:“农民十分十分辛苦。现在农产品价钱很低,城巿内造成大量浪费,很可惜。”正是清楚如此的不易,特首在礼宾府添置了厨馀机、堆肥系统和碎树枝机等环保设施,减废节能的同时,让枯叶和树枝“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他引以为傲的堆肥系统前,西装革履的CY随手拿起一撮肥料:“你们摸摸,这都是热的。”

用的是有机肥料,特首在“绿色”礼宾府进行的自然亦是有机耕种。他大方地说:“我自己种东西,基本上完全不用农药,若有幼虫,就让它吃一点吧。那些菜虫基本上是蝴蝶、蛾的幼虫,只要用网一盖,蝴蝶飞不进去,就不会有虫。”

竹林畅谈“雨后春笋”

在种植的过程中,CY亦喜欢寻找新挑战,“我有一棵银杏,广东人叫它‘白果’,是温带、寒带的植物,尝试了几次后,终于有一棵有一米多高,看来生长得不错。”还有一些从西方国家入口的植物,原本也不适合本地土壤、气候,但特首都会悉心慢慢调整,让它们生长得好。

在礼宾府内的花圃,特首种下的数十种花果蔬菜欣欣向荣。他再带我们走到不远处的花园中,在茂密的竹林旁停下了脚步。CY指着地下的竹笋告诉我们,落一场雨,竹笋一日可以长高很多,所以“雨后春笋”不是说长得多,而是长得快。草木有心,当知这位“城市农夫”耕耘的喜乐。

忙足四年难得一泳

行政长官梁振英向我们分享其生活点滴时,除了大谈种菜之道,亦讲到减压心得。原来CY以前住在山顶的时候会经常游泳,“冬天当热身运动,夏天出一身汗,就跳到泳池游水”。不过,由于特首工作实在太忙,礼宾府内的游泳池直到上周才迎来了他入住四年以来的首次“下水礼”,为此CY还提前下足了决心,才能畅游半小时。

看书行山通通放弃

不仅没有时间游泳,CY感叹,工作量愈来愈大,自己看书、旅行、行山等许多爱好都基本上都放弃了。而他最钟爱的种植也经常要等到午夜时分,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花园打理。“游水时脑是不停的,会不断想东西,但我种植时整个人是完全放松的。”CY说,很多时候他都会把这个减压方式推荐给朋友。“其实地方不一定要好大,有一个窗台,都可以选到适合的植物去种。”大家不妨试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