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历任特首行政主导受掣肘
2016-06-14 11:37:5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团结香港基金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昨日出席基金会活动时指,香港回归以来由民选产生的立法会议员互相争持,以及与特区政府争持不下,这使历任特首难于实施回归前行之有效的“行政主导”,出现“期望有所为而不能为”的处境,并造成严重的内耗。他认为,政府要与建制派更紧密合作,让建制派更多参与施政议政。他又提出香港未来可发展四个优势项目,包括金融、电影、医疗及“一带一路”。
《星岛日报》报道,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举办午餐会,基金会主席董建华致辞时表示,回归以来,香港人当家作主,但新的制度形成了新的政治问题。他指,由于特首不领导任何政党,而民选产生的立法会议员代表不同的利益,互相争持,亦与特区政府争持不下,使历任特首难于实施回归前行之有效的“行政主导”,出现“期望有所为而不能为”的处境,并造成严重的内耗。
为解决这个管治困境,他提议政府要与建制派更努力合作,让建制派更多参与施政议题;并加强与反对派沟通。他认为,建制派更要多考虑香港整体利益,反对派则要有建设性和合理性,在经济民生等议题,通过理性、妥协的手段来解决。同时,香港要防止极少数人排斥“一国”,以本土为名,推动港独,为祸香港。
他认为,香港虽然面对管治困境,但对香港前景仍然乐观,认为香港地位难被取代。他并提出香港可以发展四个新优势项目。
第一是金融业,他认为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促使金融巿场要与国际水平看齐,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商品期货巿场发展、债券巿场,以及迅速壮大的中产阶层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私人理财服务,将为香港带来机遇,香港可与上海成为中国两大金融中心。
第二是电影业,他指,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在两年内超过美国,香港拥有良好服务的创意产业融资机制,以及融通东西方的巿场运作精英,可与内地合作,创造超级梦工场。他称,外国电影公司已看中这一点,美国时代华纳早前与内地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合作,在香港成为“旗舰娱乐”,相信其他外国电影公司亦可能登陆香港。
第三是医疗业,他表示香港有港大、中大两所世界级医学院,香港的医疗系统、服务质素也达到世界水平,内地高消费者日益重视健康,追求高水平医疗服务,政府应培训更多医疗人手,拨出土地让私营医疗机构兴建设施。
第四是“一带一路”,他认为香港具备为国家门户,开放式自由港以及高水平专业服务的重要元素,应发挥这些优势,把握无尽商机。
董建华认为,香港另一个优势,是政府拥有3500亿美元的庞大储备。他指,政府要有作为,不能等巿场决定一切,呼吁政府增加投资培养人才,投入更多资源在医疗、教育,同时开发更多土地配合发展,才可制造更多职位,提升薪金,解决人才出路狭窄问题,促进社会上流动力。